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奕劻(1836—1918)清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辅廷。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孙。光绪十年(1884)起,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封庆郡王。二十年(1894)封庆亲王。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全权代表议和。次年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仍任总理大臣。二十九年又任军机大臣。三十三年兼管陆军部。宣统三年(1911)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及袁世凯接任内阁总理后,改任弼德院总裁。民初闲居天津。(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
奕譞(1840—1891)清末大臣。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元年(1851年)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辖神机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参与“祺祥政变”,得慈禧太后信任。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醇亲王。同治十四年初同治帝死后,其子载湉(即光绪帝)继位。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訢被革职后,他操纵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军机处。中法战争爆发,他不备战抵抗,却力主求和。次年任海军衙门大臣,支持李鸿章创办北洋舰队,后受慈禧指使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光绪十六年(1891年)病死。(来源: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1991-12)
叶赫那拉·婉贞(1841年—1896年),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嫡福晋、慈禧太后胞妹、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生母。(来源:百度百科)
惠征(1805—1854)清满洲镶蓝旗人。后以其女叶赫那拉氏被选入宫为咸丰帝妃,咸丰帝死后尊为皇太后,惠征家亦于咸丰十一年(1861)入满洲镶黄旗。监生出身。最初任山西潞安府知府,后升任直隶霸昌道道台,不久又调任福建汀漳龙道台,最后任安徽宁池广太道道台。任内曾督军巡船,缉拿“土匪”,不遗余力,得到安徽巡抚称赞。咸丰三年初,太平军自九江顺流东下,攻克安徽省城安庆,巡抚蒋文庆被击毙。新任皖抚李嘉端上书弹劾他“携带银两避至镇江府”,书上,咸丰帝下令将惠征开缺。其实,早在皖省失陷前夕,他已被两江总督调赴东西梁山办理粮台事宜。后因已被开缺,即辗转回京,咸丰帝曾将新街口北二条官房一所,赏其居住,次年病故。(来源: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 2000-09)
图赖(1600—1646)清初将领。满族。瓜尔佳氏。清初五大臣※费英东第七子。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正黄旗。天聪元年(1627),随征察哈尔,攻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三年,随皇太极伐明,进逼北京,以战功晋骑都尉世职。四年,从阿敏贝勒镇守永平,赴援滦州,败明监军道张春兵。阿敏弃永平等四城归,殿后阻击明军追击,以功晋三等轻车都尉。五年八月,围攻大凌河城(今辽宁省锦县),违旨轻进,受责。九月,败明援军,生擒张春。从征大同,因功授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33),从岳讬贝勒攻夺旅顺口(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旧城)。九年,晋护军统领。随多铎贝勒入广宁(今辽宁省北镇),攻锦州,败明总兵祖大寿。清崇德二年(1637),擢议政大臣。三年,从岳讬伐明,破墙子岭,转战山东,于通州败明阁部刘宇亮军,以功晋三等男。六年(1641),围锦州,拔塔山(今辽宁省锦西县塔山)、杏山(今辽宁省锦州市南杏山),败明援军,授一等男。八年,拔明中后所(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屯卫(今辽宁省绥中前卫),晋三等子爵。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破李自成农民军,追至望都。超晋三等公。十月,从豫亲王多铎下河南,败义军将领刘宗敏、刘方亮军,破潼关,平陕西。移兵江南,克扬州,斩史可法。俘明福王朱由崧,积功授一等公爵。以耿直不阿著称。三年,擢本旗都统。从端重亲王博洛进军浙闽,达杭州,击败鲁王所属总兵方国安军。拔金华诸城。于仙霞关败明阁部黄鸣俊军。追击明唐王朱聿键于汀州,闽海遂平。以暴疾卒于军。谥昭勋。雍正九年(1731),加号雄勇。(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额亦都(1562—1621)后金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满族。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阿陵阿巴颜孙,都灵阿巴图鲁子。童年,父母为仇人所害,匿邻人家,得免于难。年13,杀仇人,避居嘉木瑚(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姑母家。明万历八年(1580),归附努尔哈赤,深得信赖,隶满洲镶黄族。十一年(1583),从努尔哈赤讨尼堪外兰于图伦城,夺取色克济等城寨。十五年(1587),勇夺巴尔达城,以功赐号巴图鲁。击败萨克察人扰害,连克尼玛兰、章嘉、索尔瑚等城寨。追斩叛将嘉木瑚贝勒挥巴颜父子。二十一年(1593),从努尔哈赤激战于古勒山,败叶赫等九部联军。与理事大臣噶盖攻讷殷路,斩其首领搜稳、色克什,破佛多和山城。三十五年(1607),从贝勒巴雅喇,大臣费英东伐东海窝集部。三十八年(1610),收降窝集部路长康果理等人,抚定绥芬、那木都鲁、尼玛察、宁古塔四呼,攻取雅兰路,俘众万人。三十九年,与栋鄂额驸何和理等讨窝集部虎尔哈路,破扎库塔城(在珲春城西一百二十里)。后金天命元年(1616),与费英东、何和理、扈尔汉、安费扬古,为理政五大臣。二年,与安费扬古率兵攻取明花豹冲、马根丹诸堡。四年,从代善、皇太极等大破明军于吉林崖、萨尔浒山(今辽宁省抚顺市大火户水库东南隅)、尚间崖及阿布达里岗。灭叶赫部及辽沈等战役,皆功冠一时。先后擢一等内大臣,授一等子爵,总兵官,尚和硕公主为额驸。天命六年六月十四日,卒于辽阳。天聪元年(1627),追封宏(弘)毅公。配享太庙。(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扬古利(1572—1637)后金将领。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今属吉林省)。其父郎柱为库尔喀部长,为族人所杀。其母归努尔哈赤。年十四,手刃杀父仇人,努尔哈赤妻以女,号额驸,隶满洲正黄旗。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年)征服朱舍里、讷殷二部。二十七年从克哈达,先登城,擒孟格布禄。三十五年往迎蜚悠城(今吉林珲春附 近)人。击败截击之乌拉部万余人。伐辉发,先入夺其城。四十年,讨乌拉,冒矢攻克金州城。次年,再攻乌拉,聚兵一隅疾攻拔之。天命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中带伤冲杀,又攻克铁岭。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年)攻占沈阳、辽阳,俱陷阵先登。努尔哈赤嘉其屡战多受创,位亚八贝勒,统左翼兵,授一等总兵官。十年 (天启五年,1625年)追击来攻之明毛文龙兵,晋三等公。 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从伐明,直逼北京,败满 桂兵于城北。八年(崇祯七年,1634年)晋超品公,位亚贝 勒。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与阿济格、阿巴泰等伐 明,克城十二座,五十八战皆胜。后又从皇太极征朝鲜。明年,阵亡,时年六十六。追封武勋王。(来源: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1991-12)
周朝宗室。周的支族,武王之臣。或谓他为周文王庶子。因其采邑在召 (今陕西岐山西南),故世称召公、召伯或召康公。曾佐武王伐殷,建立周朝。武王封之于燕,他就成了燕国的始祖。初亦以长子就封国,自己则留京辅政。成王即位之初,周公摄政,他对此不满。经过周公的解释,才化解矛盾,转而支持周公东征平叛。继而周公以成王之命,派他营建并镇守东都。成王亲政后,召公为三公,任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 自陕县以西由召公主管,以东则由周公主管。《诗经》 中的 《周南》《召南》 就是歌咏这两个地区的事。召公治理召南之地,很得百姓爱戴。相传有次他下乡巡查,便在一棵棠梨树下判断刑狱,处理政事,从侯伯到平民百姓,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处理,没有失误的。召公死后,人民思念他的政绩,想起棠梨树,不敢砍伐; 还写了 《甘棠》一诗来歌颂他。(来源: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 2006-02)
朱高炽(1378—1425)即明仁宗。明代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册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以世子守北平(今北京市)。永乐二年(1404),立为皇太子,明成祖北征时,即命为监国,裁决庶政,其弟高煦、高燧一再伺隙谗构,处境艰难。永乐二十二年,成祖崩于北征途中的榆木川,八月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1425),但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庙号仁宗,葬献陵。即位之前曾留心诗文,他的诗往往经过太子赞善徐善述润色,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其诗风格“绝似唐太宗”。著有《御制文集》、《御制诗集》。生平事迹见《明史》卷八。(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费英东(1564—1620)后金勋臣、五大臣之一。满族。瓜尔佳氏。苏完部长索尔果子。世居苏完部(今吉林双阳县境内)。明万历十六年(1588),率部归附努尔哈赤,隶镶黄旗满洲。以骁勇善战著称,尚努尔哈赤孙女、褚英之女为额驸,擢一等大臣。对努尔哈赤忠心不二,姐夫兑泰巴颜欲叛,擒而诛之。二十六年(1598),与褚英率兵讨东海瓦尔喀部,收降安褚拉库路(今吉林省安图县西南部)20余屯寨。三十五年(1607),从舒尔哈齐贝勒往迎东海瓦尔喀斐悠城(今吉林省珲春县三家子高丽城村)新附民,于乌碣岩大败乌拉部阻截兵。从巴雅喇贝勒征东海窝集部,取赫席赫(今吉林省敦化县黑石屯)、佛讷赫(今吉林市西南五十里)托克索、鄂摩和苏鲁(今吉林省敦化县额穆)等路。三十九年(1611),与阿巴泰收抚乌尔固辰(前苏联东海滨省比金河流域)、穆棱(今黑龙江省穆校县穆棱河附近)二路。四十一年,从努尔哈赤灭乌拉部。后金天命元年(1616),与扈尔汉、何和理、安费扬古、额亦都同授理政五大臣。三年,从太祖努尔哈赤破抚顺城,被誉为“万人敌”。四年,从努尔哈赤攻破叶赫城。又于萨尔浒山大败明军。30余年间,从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擢一等总兵官世职,兼固山额真,一等大臣。五年,卒。天聪六年(1632),追封直义公。雍正九年(1731),赐号信勇。(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