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蒋承恩,字三锡。南直隶扬州府仪征县(今属扬州市仪征市)人,北直隶通州卫军籍,明朝政治人物。
蔡鹏霄(?-?)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宣大等地。崇祯十六年,授太仆寺少卿。
蔡廷衡,字咸一,号小霞,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式戊戌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甘肃布政使。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会试考官是于敏中、王杰、嵩贵。考题是《子曰其言》、《反古之道》、《且子食志》、《春服既成》得“鲜”。会元是缪祖培。殿试策问政治之本的学问。蔡廷衡以“惟制治之道,教化尤先”、“道惟以立诚为训学之本”等“以观民风”应对。殿试赐蔡廷衡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甘肃布政使。
董应魁,字捷轩,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人,隶属于汉军镶黄旗。清初大臣。顺治年间,起家良乡县令,历任宝庆太守、武昌道台、山东驿传道、福建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兵刑二部侍郎、右副都御史,累迁广东巡抚,卒于任上。
叶升(?—1392年),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朝开国将领、靖宁侯。 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其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明夏的战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平定西番十八族叛乱,封靖宁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坐胡惟庸案死。
范廷楷(1705年-1762年),字端植,号怡云。山东诸城人。清朝政治人物。
英煦(1842~):字和卿,满镶黄,同十进士,光七、十二,詹事,八、二,大理寺,十、正,左副都,十二、五,礼右,十三、二,盛刑侍,廿五、九,解。 
艾南英(1583年12月30日——1646年9月19日) ,字千子,号天佣子,抚州府临川东乡 (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明朝末年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天启年间中举人,策文讥刺权宦魏忠贤,罚停考三科。因深恶科场八股文章腐烂低劣,与临川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力矫其弊,以兴斯文为任,刻印四人文章,世人翕然赞同,人称临川四才子,或江右四家。清军南下,江西郡县尽失。入闽见南明唐王朱聿键,授监察御史。隆武二年,病卒。著作今存《禹贡图注》。 
胡闰(约1339—1402)明代官员。字松友,江西鄱阳(今鄱阳)人。洪武四年郡举秀才,授都督府都事,迁经历。建文时,官至大理少卿。靖难之役,日夜与齐泰等筹划军事。燕兵入南京,不屈被缢杀。家族连坐死者二百一十七人。
胡美,原名廷瑞,为避朱元璋字,改名美。沔阳人。明初将领。 其最早为陈友谅效力,任江西行省丞相,守卫龙兴。朱元璋攻下江州,派人招降胡美。胡美派郑仁杰请降,但要求不要解散其部队。朱元璋最初为难,后刘基暗示,朱元璋修书解释。最后胡美率众请降,朱元璋仍让其担任旧职。胡美投降后,其下属康泰、祝宗仍然不降,并反叛攻陷洪都。徐达平叛,朱元璋因康泰是胡美外甥,不予诛杀。此后胡美攻下武昌,并与徐达等人攻下淮东,进攻张士诚,接连攻下湖州、平江、无锡等地,招降莫天祐。 后为征南将军,攻入福建,接连攻下杉关、光泽、邵武、建阳、建宁、福州、延平、兴化,后留守福建,之后召还。后任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封豫章侯、临川侯。之后因胡惟庸案以借其长女为贵妃之便与女婿秽乱宫禁之罪被赐自尽,其女婿也被处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