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文柱(1784~1846):字砥中,号东川,江西瑞昌人,道二顺天乡试副榜,道廿一、十二,直按,廿二、十,滇按,十二月蘇布,廿六、四,病解,八月九日卒。
文保(1317年二月三日至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号之一。这个时代的天皇是花园天皇与后醍醐天皇,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为守邦亲王,执权为北条高时。
房可壮(1578~1653),字阳初,一字海客,明末清初大臣,山东益都(今青州)人。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官至御史,史称“弹劾奸邪,不遗余力”。
恽光宸(?-1860年),初名恽尔谦,字濬生,又字薇叔,号养拙斋,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人。中国清朝翰林、政治人物。
于库里·恩铭(1845年—1907年7月6日),字新甫,于库里氏,汉姓白,世居长白山,后迁至锦州城东百官屯。 恩铭少年时家境清贫,得锦州名士文格资助,进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中举后,以知县职衔赴山东邦办治理黄河。1878年实任知县。1886年升宿州同知,初治理黄河,后整顿盐务,处理刑事案件,赈济灾民。因堵筑黄河决口而受光绪皇帝赏识,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升知府。又因黄河合龙有功记事于军机处,升为道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恩铭出任太原知府,后升按察使。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反帝斗争兴起,杀教士、焚教堂。恩铭一方面派人暗护山西教士出境,防守教堂,一方面派兵镇压义和团。同年7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光绪帝离京出走,经太原,恩铭在光绪面前极力攻击义和团,以迎合光绪帝意。不久升归绥道,时义和团在口外七厅杀教士、教民2000余,恩铭前往,发帑金仓票赈济教民。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调直隶口北道防义和团,成为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的干将。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恩铭升安徽巡抚,此时,红莲教入安徽,焚烧教堂,恩铭派兵镇压。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廷推行新政,举办学堂,但恩铭仍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崇正学,重伦常”。同年5月26日,恩铭到巡警学堂检阅,被革命党人光复会员徐锡麟刺杀。
德龄(?—1799)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将领。
徐锟(1768~1842):字秋潭,绩子,汉军正蓝,銮仪卫整仪尉,道元、五,西将,二、五,降乌什办,九月调,十二月喀喇沙尔办,五、十,回京,九、六,荆将,十、六,西将,十二、八,福将,十三、正,降,廿二、八、十,卒。
徐经(1473-1507),字衡父,又字直夫,自号西坞。南直隶江阴(江苏江阴市)人。徐霞客的高祖。
徐端(约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苏清河知县。端少随任,习于河事。入赀为通判。乾隆中,河决青龙冈。振甲知涉县,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学士阿桂督工,见而器之,留东河任用,授兰仪通判。寻升缺为同知,调睢宁,又调开封下南河。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嘉庆十七年(1812)因积劳成疾,病卒。
徐烺(1743年-?),字昆衔,号溉余,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清朝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