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周永年(1730年-1791年),字书昌,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人,祖籍浙江余姚。生而好学,“竭数十年博采旁搜之力,弃产营书”,筑贷书园,积书十万卷,供人阅读抄写,并倡“儒藏说”,成立“儒藏”,“俾古人著述之可传者,自今日永无散失,以与天下万世共读之。”有“林汲山房”,藏书达五万卷,绘“林汲山房图”。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后因入馆编纂《四库全书》,钦赐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任“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负责《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辑出宋刘敞《公是集》、刘攽《公非集》、苏过《斜川集》等十余种罕见的重要文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
吴襄(1592年-1644年),字两环,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之父,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里,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因而被判下狱。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崇祯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不久,北京城破,吴襄被大顺军活捉。后来由于其子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大怒,在永平城西范家庄斩杀吴襄。
吴绶诏,字澹人,号青纡、韦斋、菊如,吴华孙之子。
吴文镕(1792~1854),字甄甫、云巢,号竹孙,江苏仪征人,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座师。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官至云贵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在黄州被太平天国击败后投水自杀,谥文节。
瓜尔佳·吴拜(1596年—1665年),瓜尔佳氏,清朝初期将领。十六岁开始跟随清太祖伐明,太宗即位后,列十六大臣,佐镶白旗。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过朝鲜,击败过李自成,屡创战绩。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吴拜逝世,享年七十岁,谥果壮。
吴应棻(?―1738),原名应正,应禛,避世宗讳,改名,字小眉,号眉庵,又号青灵山谷,青灵山人,归安(今湖州)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授编修,任河南乡试副考官。雍正七年(1729),任河南乡试正考官,提督河南学政,擢任右中允,迁侍讲。历官少詹事、顺天(今北京)学政,转右通政,又擢左佥都御史。两为学政,以廉明见称。十三年,任湖北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巡抚。上疏弹劾布政使李世倬、按察使胡瀛为政废弛,得到雍正帝嘉奖。 黄州郡麻城县百姓涂如松与其妻杨氏不和
[清]字小颕,一字颕庵,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应棻弟。雍正二年(一七二四)进士,官大理寺少卿。山水师王原祁。著客槎集、墨香幢诗、题画诗跋。《清画家诗史》、《画传编韵》、《画囊》、《畊砚田斋笔记》
吴士玉(1665—1733)清代大臣。字荆山,号臞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诸生时,即以制义名天下。宋荦抚吴,延课其子弟。
卓秉恬(1782-1855年),字静远,四川华阳(今成都华阳)人,清朝大臣。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包祚永字美成,一字存斋,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举人。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士。改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