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劳崇光(1802-1867),清朝大臣。字辛阶,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为广西布政使,咸丰间抚广西八年,镇压太平军及其他起事部队,擢两广总督,同治初授云贵总督。有《常惺惺斋诗文稿》等。
刘遵宪(1575~1644),直隶省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刘军庄)人,明朝工部尚书。万历三十二年,登进士,授兵部郎中。万历四十三年,任山东副使、陕西兵备副使、陕西按察司副使。天启元年,担任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后升按察使。
刘起龙,字振升。汉族客家人,行伍出身,早年在大鹏营从军,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抗击倭寇、保卫海防的"前后十八战"中屡建奇功。
刘芳誉(?-?)河南省开封府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刘芳名(?~1660),字孝五,宁夏人,汉军正白旗,明末清初将领、贰臣。初仕明朝,官至柳沟总兵。清顺治元年(1644)降清。数次平定宁夏兵变,与梁化凤一起挫败郑成功北伐,官至江南右路总兵,加左都督,进封世职二等阿达哈哈番。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卒于军,加太子太保,谥“忠肃”。
刘良臣(?—1648年),北直隶人,明末清初将领、贰臣,隶汉军镶黄旗。
刘肇基(?-1645),字鼎维,南直隶淮安府赣榆(今江苏连云港)人,籍贯辽东, 明末抗清名将,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刘璈(1829-1887)字凤翔,号泳山,别号兰州。湖南临湘(今云溪区云溪乡建军村文家冲)人,幼承家学,饱读诗书,爱习拳练棍,闻名乡里。24岁从军,被左宗棠聘为“记室”,深受其赏识。后因功授留浙候补道。1864年任台州知府,在任九年,多有建树。1874年任江苏候补道。1878年前往西北,被委任兰州道员。1881年被选调台湾兵备道。1885年4月清廷任命淮军将领刘铭传任台湾巡抚。由于湘、淮军门户之见,刘铭传一到台湾便以不实之词对刘璈进行了弹劾。因左宗棠逝世,淮军首领李鸿章正受重用,清廷偏听偏信,刘璈被“奉旨革职,籍没家产”,先“拟斩监候”后“改流黑龙江”,一年后在悲愤中病逝。死后,台州绅民在东湖之滨立祠祭祀他。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他写了鸣不平的赞词,称他为“君山之精,湘水之灵”。刘璈在台其间著有《巡台退思录》三卷。 
刘泽清(?—1649年),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东平伯,与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刘泽清投降,其后清廷讨厌他反复无常,将其绞死。
刘松龄(1703-1774年, Augustin Ferdinand von Hallerstein),斯洛文尼亚人。1721年,在奥地利教区加入耶稣会。1736年,被派往中国传教。1739年获准来到北京,进入清朝钦天监工作。1743年,补授钦天监监副,成为另一位传教士戴进贤的副手。1746年,戴进贤去世,刘松龄补授钦天监监正,成为第八任西洋人监正,任职长达28年,直至去世。刘松龄精通历算,在钦天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持制造天球仪、玑衡抚辰仪等天文测量仪器,修订《灵台仪象志》、《仪象考成》等重要天文学典籍。刘松龄还擅长地理舆图之学,1749年曾踏勘绘制过木兰地图,清朝平定准噶尔以后,他在西北地图绘制中也起过一定作用。刘松龄对中国人口的统计工作很赞赏,曾把1761年的中国民数介绍给欧洲,多次被外国学者引用。刘松龄还直接参予接待葡萄牙使团以及清朝与欧洲国家的有关交涉事务。刘松龄在科学上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有关刘松龄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