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 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名臣、名将,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康熙二年(1663),乡试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擅开海禁,罢官从商。三藩之乱后,捐资募兵,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署诸暨知县,屡献奇谋,擢为浙江温处佥事。康熙十五年(1676),劝降耿精忠,迁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康熙十九年(1680),率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郑经退兵澎湖,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驻守福州。1683年,因旧疾复发病逝。姚启圣为政统军执法严明,在收复台湾过程中功勋卓著。著有《忧畏轩奏疏》、《忧畏轩文告》等。
王士俊(1683-1750)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贵州平越(今福泉)牛场渚浒人。字灼三,号犀川,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10岁即能诗善文,19岁入平越府学,广交良友,不耻下问。见事不平,据理争辩。”康熙四十五年(1706)冬,王士俊乡试不成,时年23岁,便往河南丰润县探望做官的父亲,一面帮父亲做一些文书事项,一面也研习朝廷律令、熟识政务吏治· 《清流县志》的主编是王士俊,但此王士俊三韩籍人,字竹庵。康熙40到清流县知县到康熙43年离任,和贵州的王士俊恐非同一人。
于准(?-1725),字子绳,号莱公,山西省永宁人,清朝官吏。于成龙的长孙,于廷翼之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
孙廷铨(1613年~1674年),初名廷铉,字枚先,山东益都(今山东博山)人。 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降清后,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少保、秘书院大学士,卒谥文定。著有《南征纪略》、《颜山杂记》、《汉史亿》、《琴谱指法省文》等。
谢启光(1577-1658)山东章丘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冯钤(?--1770),字柯堂,浙江桐乡人。乾隆进士。曾任河南,安徽巡抚。乾隆二十三年三月任湖北巡抚。
徐士林(1684-1741年),字式儒,山东文登人。出生农民家庭,“秉性质直”,入私塾后,奋志励学,27岁中举,29岁中进士,曾为皇子皇孙授课,乾隆皇帝也在其学生之中。所以说,乾隆皇帝的满腹经纶其中就有“文登学”的因子。乾隆五年,任江苏巡抚病逝在任上,终年五十八岁,入祀贤良祠。
吴焕,清代医家,浙江吴兴人。
清常熟人。字升旭。归宣光三子,李一铭夫。监生。由捐纳广西布政使经历调任州同,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升湖北郧阳府通判,四十三年署应城知县。
(1618—1664)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后改姓,名是,字如是,小字影怜,号我闻室主,人称河东君。明末为吴江名妓,能诗善画,多与名士往来。崇祯十三年,男装访钱谦益。次年,嫁谦益。南明亡,劝谦益殉国,不能从。入清,传有密谋复明之举。谦益死,族人要挟索舍,竟自缢死。有《河东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