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方宽 (明)字敬敷。寿昌 (今属建德)人。
文俊,孛儿只斤氏,蒙古镶黄旗人。其子霍隆武官至三等侍卫。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担任大将军曹爽的长史。旋即外授扬州刺史,在芍陂抵御东吴大都督全琮,力战破敌。后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问题上得罪曹爽,遭罢官,其后被起用为城门校尉。转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高平陵之变后,孙礼出任司隶校尉,他在所治理过的七郡五州之内皆有威信,不久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 嘉平二年(250年),孙礼病逝,谥号景侯。《全三国文》录有其文一篇。
[清]善刻碑,所刻五岳真形图,今藏陕西省博物馆。
刘宠(?~197年),汉明帝刘庄玄孙,陈敬王刘羡曾孙,陈顷王刘崇之孙,陈孝王刘承之子,陈国第六位国君,也是东汉陈国的最后一位国君。 刘宠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在其父刘承死后,继承陈王爵位。中平年间,黄巾军起义,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走,刘宠于是征兵自守卫。当时天下饥荒,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反屡遭抢掠,有的甚至流离在外,死于荒野。只有陈国仍很富强,邻郡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陈国拥有部众达十余万人。 初平元年(190年),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刘宠率军屯驻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向陈国求取粮草,遭陈国国相骆俊拒绝,袁术大为生气,便派刺客张闿假装路过陈国,乘机杀死骆俊和刘宠。
宿度,明朝人,嘉靖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生,字元周,号二山,山东掖县人。 颀伟秀美,襟期(襟怀)洒落。善缀文,工诗,与从兄纬东称二难。嘉靖三十四年(1555)山东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会试第二百五十六名,嘉靖三十八年三甲第二十七名进士。
东汉初年曾占据鄠,割据一方 时,赤眉虽降,众寇犹盛:延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邽,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鄠,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既破赤眉,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据关中,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破之,斩首千余级,诸营保守附岑者皆来降归异。岑走攻析,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击岑,大破之,隆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岑遂自武关走南阳。
官贤(约1450~1514),字汝俊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汝州同知。 明莱州平度(今属山东)人。官廉之弟。弘治末年,升任陕西提学监事,以学识渊博,考选公允而“政声大著”。荒淫的明武宗继位后,他因触忤了大宦官刘瑾的戚党,被罢职归田。回乡后,他卜居平度城北,建太泉书院,教育子孙及“邑之子弟好学者”,对平度教育影响深远。正德九年(1514年),病逝于家乡。有《太泉集》行世。
高应芳,字惟实,江西金溪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御史,巡视京、通二仓。巡按广西、山东等地。恩威并著。
胡濂(1463—1542),字宗周,号一斋,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中街人,幼而好学,10岁能文,明朝成化丙午(1488年)科考中举人,弘治癸丑(1493年)科考中进士。系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门生,初任户部广西司主事。任满升山东司员外,转调云南司郎中。正德辛未(1511年)年,流贼刘六做乱,胡濂在平乱中督运粮饷有功,朝廷赐金牌文币,并加四品官衔,提升贵州参政。任上革除政弊,严厉法纪,并平息了当地苗、彝少数民族的一次叛乱,因此升任江西右布政使。正德已卯年(1519年)春,兑运粮饷于吴城返归时,恰逢宸濠宫廷政变,胡濂受累被捕入狱。政变平息后,当时任都御使的王守仁(王阳明)、陈琳,保奏胡濂无罪,不曾参与政变,始获释放。归家后以泉石自娱,杜门教训子孙,卒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