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陈诏(1392—1451年),字迁询,浙江青田县城司下街兴贤坊。明宣德五年(1430年)登甲科第一名进士(会元)。历任福建礼典乡试考官、云南道监察御史、四川按察副使。
金福曾,清道光、同治年间人,男,字苕人,浙江人,曾任南汇县令
吴淞,在中国上海市北部,黄浦江注入长江口(即吴淞口)的西侧,历史上属于淞北地区。我们常说的吴淞口海拔高度零米标准即位于此。
吴毓兰(?—1882年),安徽合肥人。咸丰十年,太平军、捻军合扰皖北,毓兰以从九品偕兄吴毓芬集团练助剿凤、颍间,从解寿州围,擢县丞。
刘粲(?~318年),字士光 ,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匈奴族。汉赵第四位皇帝,汉昭武帝刘聪之子。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封为河内王,领兵进入洛阳、杀死司马模、攻取晋阳。建武元年(317年),册立为皇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刘聪去世后,正式即位,年号汉昌。即位之后,沉湎酒色,耽于游乐,诛杀辅政大臣,处死晋愍帝,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靳准决断。不久,靳准发动叛乱,历数罪名后,杀死刘粲,谥号隐皇帝。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今济南长清)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汉高祖七年,出使匈奴,认为不可击匈奴,刘邦非但不听,反将他押在广武。刘邦先到平城,主力未至,冒顿单于倾全国之兵,乘刘邦巡视白登之际,将刘邦团团围住。陈平解白登之围后,高祖复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娄敬建议与匈奴和亲,并徙六国后裔和强宗豪族十余万人至关中。(概述图片来源)
刘大受,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曾任台北府儒学教授。
《任相》是苏洵创作的散文随笔类书籍。
清刻书家、志书家。18岁应童子试,不第,后以优贡为武英殿誊录。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改授直隶怀柔知县。当时怀柔乃一山城小县,历任官员创办官学不成。廷兰上任后,先垫俸金300两,延招老成士绅主事。经过5个月后,官学终于办成。后历任宛平知县、顺天府通判、献县知县、通州知府等职,以“廉能”著称。后因朋友出事受到牵连,落职下狱达15年。在囚之日,廷兰每日吟咏,著述自娱,虽然“五内如焚”,仍以“和平雅正之态”以对之。释放回籍时,年63,始潜心学问,被聘为瑞州书院主事。曾刻印《太平寰宇记》,并纂《南昌府志》。
万光泰(1712——1750),字循初。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乾隆初年举人。以诗著名。其诗秀朗绮丽,宗黄庭坚。为“秀水派”骨干诗人,有《柘坡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