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为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谪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顾宪成提名的人,都是明神宗所厌恶的,从而更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由于许多东官员纷纷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廷封顾宪成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顾宪成没有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万历四十年(1612年),顾宪成于家中去世。著作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等。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
陆容(1436年—1497年),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请大臣往迎,容谏止之。迁浙江右参政,所至有绩。后以忤权贵罢归,卒。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病故后,其子陆伸,字安甫,汇列其书目,并以新得者,再总为经、史、子、集,合为若干卷。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全书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陈谟[公元一三o五年至一四oo年]字一德,泰和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九年,卒于明惠帝建文二年,年九十六岁。(晏璧于永乐七年作海桑集序,称“谟卒后二十年”,则当卒于洪武二十一年。此从明史本传)隐居不仕。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至京师议礼;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广考试官。尝谓学必敦本,莫加于伦常,莫先于变化气质。一时学士,靡然从之,称海桑先生。谟著有海桑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都穆(1458—1525年),字元敬,号南濠先生,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明朝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少时交好书画家唐寅。弘治十二年,进士及第,授工部主事。正德三年(1508),转礼部郎中,累迁太仆少卿。嘉靖四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著有《金薤琳琅》《南濠诗话》。
王 盛,字懋德,号竹室,明代人,家居苏村里,受业于河津薛文清之门。成化十一年(1475)中进士,历任户部给事中、山西布政司参政等职。居官期间,常以薪俸周济亲友,如有韩城人求见,必盛情款待;若有所求,则慷慨解囊,毫不吝啬。王盛反对信佛,任参政时,至汾阳,曾令随从拆毁后 土庙中的罗汉塑像。当时韩城信佛之风甚盛,每逢送葬,必大做佛事,而他家送葬却不做佛事。著作有《移风社》、《竹室诗》等。
王檝,字巨川,凤翔府虢县(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父霆,为金武节将军、麟游主簿。
王恂(1235—1281)中国元代数学家.字敬甫,1235年生于元代中山唐县.幼年时,他极为聪颖,13岁就学了《九章算术》,并全部精通.元代忽必烈时代有一位开国功臣刘秉忠,曾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1249年北上途经中山时,听说王恂很有才华.待他南下时,王恂从师刘秉忠于邢台县西南140里的紫金山学习天文历算.1253年经刘秉忠介绍,王恂做了太子伴读,1261年为太子赞善,后升任国子监祭酒.1261年,忽必烈在刘秉忠的倡导下改革历法,王恂与郭守敬担当了此任,并设立太史局,1279年改为太史院,王恂被任命为太史令.在王恂、郭守敬等人的领导下,1280年编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授时历》,1281年《授时历》正式颁行后不久,王恂因病逝世,年仅47岁. 在编制《授时历》过程中,王恂由于“以算术冠一时”,故由他负责计算工作.他应用沈括的“会圆术”,推算了“赤道积度”、“赤道内外度”,他至少得知从冬至到春分太阳运行了88.91日,即走完了一个象限,约91.31度.他还推出一些关系式,相当于在数学上开辟出通往球面三角的途径.由于“会圆术”的误差和圆周率取值为3,结果便不甚精确,所以此法未能继续发展起来.在《授时历》中,采用高次内插法也是一项杰出的数学成就,为后来高阶等差级数在中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授时历》的推算法则和各种表格在王恂逝世时尚未最后审定好,后来由郭守敬独立地完成,但是对王恂的功绩,人们仍然极为推崇.廷祐2年,即1315年,王恂被追赠“定国公”荣誉,谥号“文肃”。(来源:数学辞海·第六卷, 2002-08)
王德明,男,1956 年出生,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1月入党。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曾任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柯潜(1423-1473)明状元。字孟时,号竹岩,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人。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岁。性高介,邃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