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扶风县 )人,汉族 。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东汉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之父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死后受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汉章帝时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徽宗时加封至“忠显佑顺王” ,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清圣祖时从祀历代帝王庙 。
詹度约生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字世安。曾祖象先;祖迥,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兼权参知政事,赠少保齐国公;父文,官翰林学士国子司业。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拥立赵匡胤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余庆、窦仪等人。 乾德元年(963年),封鲁国公。次年罢相。同年九月去世,朝廷追赠中书令。范质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程大昌 (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著有《演繁露》、《考古编》、《雍录》等书。
秦桧(1090年—1155年11月18日)[181] ,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概述图参考资料(注:为推测画像):[183]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1993年3月12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王震同志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 
王蕃(228年—266年),字永元。庐江人(今属安徽)。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 王蕃最初担任尚书郎。吴太平三年(258年),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夏口监军。永安七年(264年),入朝担任常侍。甘露二年(266年),王蕃因醉酒被吴末帝孙皓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王蕃依据张衡学说,重制浑天仪,并用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3.1556,非常接近“祖率”。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期,担任秘书监,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天圣三年(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葬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张锡,字奉孝,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张文琮之子,张戬之弟,武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