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
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杨雄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1] )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2] 。 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东》等赋。授给事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结交王莽。 [3] 天凤五年(18年),死去,时年七十一岁。著有《法言》《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方面,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李鸾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李鸾(?-?)字天瑞,明朝官员。顺天府固安县(今河北省固安县)南铺里人。进士出身。李鸾为成化十三年(1477年)丁酉科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进士。
李怀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李怀,女,字玉燕,江南华亭人(今上海金山)。戏曲家,能诗善画,瑞金县令李灏女,文学曹尔垓室,有《问花吟》、《系联环乐府》诸集。
李子雄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李子雄(?~613年),本名李雄,渤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1] 性格豪爽,胸怀大志。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授帅都督。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开府、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迁骠骑将军,参加隋灭陈之战,拜大将军、江州刺史。平定汉王杨谅造反,迁幽州总管,入为民部尚书。明辨是非,很有才干,深得隋炀帝信任,迁右武卫大将军。 大业九年(613年),率军东征高丽,卷入杨玄感造反,兵败被杀。 [2]
张金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隋朝瓷器工匠、画家。生卒不详。字德纯,后以字行,吴江(今江苏苏州)人。隐居梅里,以画猫自给。猫悬室中,真猫见而怒与之斗。1982年,福建泉州晋江磁灶古窑址,出土南朝圆简体和六支足圈形器,粗泥制,壁上或底部阴刻有“张金记”三字铭款,当是制器入印记。
宋兴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宋兴(生卒年未详),字允起,三国建德人。西晋时为冀州刺史。 宋兴(生卒年未详),字允起,三国建德人。西晋时为冀州刺史。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冀州已失陷,宋兴忠于晋室,与敌周旋,争战于中原地区。时闻司马睿传檄四方,乃率5000兵马渡江南下,会合各路勤王之师于石头城(今南京),共图恢复晋室。愍帝建兴五年(317),愍帝被害消息传至,群臣劝进,司马睿乃即帝位于建业,改元建武,是为东晋元帝,保住了半壁江山。晋元帝以宋兴南渡勤王有功,封为开国侯,食邑在建德,造府第于公村(今建德三都)。 宋兴死后,帝赐祭葬,并敕建家庙于公村。墓葬苔溪(三都溪)之滨
孙铎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孙铎,字振之,其先滕州人,徙恩州历亭县。铎性敏好学,辽阳王遵古一见器之,期以公辅。登大定十三年进士第,调海州军事判官、卫县丞,补尚书省令史。章宗为右丞相,语人曰:“治官事如孙铎,必无错失。”初即位,问铎安在,有司奏为右都管,使宋。及还,除同知登闻检院事。铎言:“凡上诉者皆因尚书省断不得直,若上诉者复送省,则必不行矣,乞自宸衷断之。”上以为然。诏登闻检院,凡上诉者,每朝日奏十事。诏刊定旧律,铎先奏《名例》一篇
周通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唐朝光启年间安陆贼寇。 光启二年,安陆贼周通率兵攻审中,审中亡去,洪乘虚入鄂,自为节度留后,僖宗即拜本军节度使。
包公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概述内图片来源:《历代圣贤名人像册》
刘继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刘继(1503—1568),号南城,江苏常州人。明代官吏。历仕礼部儒士、广州知事、从化县知县。像取自清光绪修《江苏毘陵刘氏宗谱》
共12559条记录  第207页/共1256页
首页
«
1
2
...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
1255
1256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