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闻益,字省谦,一字锦峰。清镇洋人。挺子。由廪贡历任含山教谕,清河训导。工经义,善诗歌。尝赋随园紫玻璃窗诗,一时名士为之敛手。著作《淮南杂识》4卷,《锦峰诗稿》。 
卢携(824—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宰相。卢损之孙,卢求之子。[1-2] 出身范阳卢氏。唐大中九年(855年)进士及第,初任集贤校理,出任佐使府。咸通年间,入朝历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后转任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又被召入朝中,任职谏议大夫。乾符元年(874年),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加中书舍人。后迁户部侍郎、知制诰兼翰林学士。乾符四年(877年),以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大学士。一年后因与宰相郑畋争论,罢相,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乾符六年(879),入朝再度为相。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再次罢相,改任太子宾客以分司东都,在任命当晚服毒自尽,享年五十七岁。黄巢入长安,磔尸长安街市。
卢延让[约公元902年前后在世]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侍御史吴融出官峡中,时延让布衣游荆渚,贫无卷轴,未遑贽谒。适融北得延让诗百余篇,融读之,惊为去人远绝,虽浅近,然自成一体。遂厚礼待之,赠给甚多,且为与扬。光化三年,(公元九oo年)登进士第。郎陵雷满辟为从事。满败,归蜀王建,授水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终刑部侍郎。延让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唐才子传》载:延让,字子善,范阳人也。有卓绝之才。光化三年裴格榜进士。朗陵雷满荐辟之,满败,归伪蜀,授水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卒官刑部侍郎。延让师许下薛尚书为诗,词意入僻,不竞纤巧,且多健语,下士大笔之。初,吴融为侍御史,出官峡中,时延让布衣,薄游荆渚,贫无卷轴,未遑贽谒。会融弟得延让诗百余篇,融览其警联,如《宿东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旅舍言怀》云:“名纸毛生五门下,家僮骨立六街中。”《赠元上人》云:“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蜀道》云:“云间闹铎骡驮去,雪里残骸虎拽来。”又云:“树上诹咨批颊鸟,窗间逼驳扣头虫“等,大惊曰:“此去人远绝,自无蹈袭,非寻常耳。此子后必垂名。余昔在翰林召对,上曾举其‘臂鹰健卒横毡帽,骑马佳人卷画衫’一联,虽浅近,然自成一体名家,今则信然矣。”遂厚礼遇,赠给甚多。融雪中寄诗云:“永日应无食,终宵必有诗。”后夺科第,多融之力也。 卢延让考了二十五次进士,仍然没有考中。总结经验是名声不够响亮。于是就写了一些和猫儿狗儿有关的诗,送给知名人士品评。卢延让的诗中写到:“狐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帖”,“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结果这些诗句受到赞赏,卢延让因此叫响,进士也考中了。他深有感触的说:我平生投谒各位公卿,没想到竟得益于猫儿狗子也。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 (fú),实则无记载。 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王贞(约公元六一一年前后在世),字孝逸,梁郡陈留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隋炀帝大业中前后在世。少聪敏好学,善毛诗、礼记、左氏传、周易、诸子、百家,无不毕览。好属文,不治产业,每开皇初,汴州刺史樊叔略引为主簿。后举秀才,授县尉,谢病居家。隋炀帝即位,齐王暕镇江都,召贞至,待以客礼,朝夕遣使问安。又索文集,贞上之。齐王览而称善,赐良马四匹。贞复上江都赋,王赐钱十万贯,马二匹。未几,以疾甚还乡里,终于家。以讽读为娱。
王乔,相传是蜀人,在邢台为柏人(今隆尧柏人城)县令数年,后弃官在邢台隆尧的宣务山修炼道术,得道后骑白鹤升天。王乔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下洞八仙中影响较大的一位。 根据明朝《贺升平群仙庆寿》中记载,这下洞八仙是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王乔的出名不仅仅因为他被列入下洞八仙,更主要是因为他乘鹤仙去的神奇历史和他的行气吐纳术,成为后世修炼家奉为圭臬。
潘相字润章,号经峰,清代安乡县东高田(今湖南安乡安全乡槐树)村人乾隆二十五(1760)年,参加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中举。乾隆二十八年经会试、殿试中进士,钦点山东福山县知县,兼摄黄县、泗水县政事。不久调任曲阜知县,升任濮州知州。每为官一地,无不注重农田建设,致力教化事业,抚恤贫苦,表彰贤良,严禁迷信;且明于听断,善剖疑案,不冤黎庶。乾隆三十九年,清廷派兵镇压王伦起义,杀戮众多。潘相力谏,免除100多名老人和未成年者的死刑。有人谎报濮州3,000人“兴邪教”、“图谋不轨”。山东巡抚闻讯统兵进剿。潘相不顾毁誉得失,昼夜单骑驰赴巡抚大营,力排虚妄,阻止进军,使所辖州县免遭兵灾。一年,濮州大旱,民食艰难。他严禁胥吏趁机盘剥,不准商贾抬高市价,并动用州县常平仓、社仓积谷3万石,赈济灾民,使百姓安居乐业。 乾隆四十三年,潘相服丧归里。乾隆四十五年补授云南昆阳州知州。因厌倦仕途,不久告老还乡。
潘问奇,钱塘人,字雪帆,又字云程、云客。诸生,有《拜鹃堂诗集》浙江钱塘人,字雪帆,又字云程、云客。诸生。家贫,游食四方。至大梁,拜信陵君墓;至湖南,吊屈原于汨罗;入蜀,悼诸葛武侯;又北谒明十三陵。后入扬州天宁寺为僧。有《拜鹃堂集》
[清](1765~1837)字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洪坤煊之弟。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官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罗定州同。初为孙星衍门生。苦志力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同读僧寮,每夜借佛灯围坐,谈经不辍。时有“三洪”之称。阮元招之就学行省。嘉庆六年(公元一八o一年)拔贡生,为孙星衍门人。星衍署山东督粮道,颐煊客其幕,为撰《孙氏书目》及《平津馆读碑记》十二卷。入赀为直隶州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阮元督两广,知颐煊吏才短而文学优,延之入幕。颐煊著有《筠轩诗文钞》十二卷,《台州札记》十二卷,《倦舫书目》十卷,《经典集林》三十五卷,《读书丛录》二十四卷,《管子义证》八卷,《诸史考异》十八卷,《汉志水道疏证》四卷,《孔子三庙记注》八卷……等,《清史·文苑》有传。
梁以桂,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顺治六年,登进士,官至饶州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