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延广,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
金西南路招讨使布萨揆沿边筑垒九百里,营栅相望,烽堠相应,人得资田牧,北边遂宁。辛未,司空襄言揆治边有功,金主以手诏褒谕,且欲大用;以知兴中府赫舍哩子仁代之,敕尽以方略授子仁。
巴泰(?-1690) ,清朝大臣。汉军镶蓝旗人。金氏。天聪五年(1631),任二等侍卫。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城。六年,从征明大同。崇德元年(1636),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至沙河。六年(1641),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征锦州。授云骑尉世职,寻擢一等侍卫。顺治二年(1645)晋世职为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八年(1651)世祖亲政,晋二等轻车都尉。十五年(1658)列散秩大臣,旋擢内大臣。康熙三年(1664),擢国史院大学士。因昔不附睿亲王,晋爵三等男。六年(1667),充修世祖实录总裁官。任内不附权臣鳌拜。七年,以疾解任。八年,鳌拜获罪。是年授秘书院大学士,改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十三年(1674),以病请休。十四年,命仍入阁办事。十六年(1677),以年迈请休。十九年(1680),复起为正蓝旗汉军都统。卒,谥文恪。(来源: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1995-12)
许常,许汤之子,袭爵乐成思侯位。死后谥号西汉乐成哀侯。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令、尚书祠部郎、司州主簿、治中从事史、宋国世子洗马。刘宋代晋后,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封爵西乡侯。元嘉十四年(427年),裴松之以南琅琊太守一职致仕,但又被朝廷任命为中散大夫,后又提升为太中大夫。元嘉二十八年(451年),裴松之辞世,终年八十岁。
虞预(约285-340年),本名虞茂,字叔宁,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是东晋著名历史学家,天文学家虞喜之弟。十二而孤,少好学,有文章。晋元帝即位,除著作佐郎。咸和中,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从平苏峻,进封平康县侯,累除散骑常侍。著有《晋书》四十四卷、《会稽典录》二十四卷、《诸虞传》十二卷,文集十卷。 
薛公,爵位,也就是薛国国王,春秋战国之前称薛侯。古薛国位于山东省南部,其首都薛城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和张汪镇之间,现已废弃,残存二十八里长的城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后,薛国被齐国所灭,齐王将靖郭君田婴封到薛国,因此靖郭君田婴即是“薛公”。后来,田婴死,孟尝君田文继承薛国,也称“薛公”。另有西汉人物薛公。
萧贡,字真卿,京兆咸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调镇戎州判官,泾阳令,泾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史。旧例,试补两月,乃补用。贡至数日,执政以为能,即用之。擢监察御史。提刑司奏泾州有美政,迁北京转运副使。亲老,归养。
梁宣帝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西梁开国皇帝(555年―562年在位),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自幼好学,精通佛法。初以皇孙,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加封岳阳王,拜东扬州刺史,迁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河东王萧誉受到湘东王萧绎攻击,率众攻伐江陵,兵败逃亡,向西魏称藩借兵。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大将军杨忠攻破江陵。梁元帝被杀后,萧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年号大定。大定四年(558年),派遣大将王操掠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 大定八年(562年),驾崩,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石光,生卒年不详,东汉顺帝时期官员。官至内者令。他曾经与张逵、杨定、蘧政以及尚方令傅福、冗从仆射杜永等人连谋,共同诬陷梁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说他们想要征集诸王子,图议废立。可是汉顺帝并没有听信他们的话,反而下诏将他们悉数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