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温如璋,字孚德。漳州海澄人三都人(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温厝社有其家庙,尚在。
字仲亨,天顺巳卯(1459)六月八日---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十八日,江苏盐城西北乡交睦庄(今江苏建湖县建阳镇交睦村)人,御前带刀侍卫,累朝皆领宿卫(负责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驸马都尉。 隆庆公主讳玄真,英宗睿皇帝之第十一女,生母淑妃高氏,生于景泰乙亥十一月初六日。成化九年癸已八月七日册封为隆庆长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游泰,成化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薨,享年二十有五,生女二人,以成化十六年三月十六日奉。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出身吴兴沈氏。少时孤贫,笃志好学。南朝宋时期,起家奉朝请,迁郢州外兵参军。南齐建立后,任征虏记室、太子家令、著作郎、国子祭酒。梁武帝萧衍即位,授尚书仆射,册封建昌县侯,历任左仆射、中书令、尚书令、左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傅。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隐。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杨肇基(1581—1631年),字太初,号开平,明朝沂州城南城子村(今临沂市罗庄区付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人,明朝著名将领。祖籍湖广石门,因世袭得官。崇祯初年,因功加官锦衣卫千户,授五花封诰,左都督、大将军、正一品,军中病故后追赠为太傅太师,谥号“武襄”,葬今临沂市兰山区庙上村东娘娘庙。
杨相(1379—1412),字之宜,号静轩。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文田村长塘尾人,杨士奇从侄。
杨大章,1491年生,字章之,号东桥,浙江余姚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浏阳、歙县知县、工部主事,官至刑部左侍郎。
西晋高平人,字景祖。性游侠。晋武帝时为幽州刺史。王衍妻郭氏贪财聚敛,干预人事,衍不能禁,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惮阳,为之稍敛。
李总,男,别名郇王,初名湜,是唐顺宗李诵七子,母王昭仪,授少府监。
李抱真(733年-794年7月2日 [1] ),本姓安,字太玄,河西人。唐朝中期名将,开府仪同三司安修仁玄孙、凤翔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从父弟。 李抱真沉着多谋,小心忠谨。李抱玉任泽潞节度使时,命他掌管军中事务。历任汾州别驾、殿中少监及泽州、怀州刺史等职,他奉命主持昭义军事务。李抱真挑选士卒,加以精心训练,使昭义步军闻名天下。建中元年(780年),李抱真正式担任昭义节度使。次年,大破魏博叛藩田悦,夺回洺州。“四镇之乱”时,策反成德节度使王武俊,联手击败幽州叛藩朱滔。因功获授检校司空。 李抱真晚年安于享乐,又相信长生不老之说,最终在贞元十年(794年)因丹毒而死,年六十二。获赠太保。
朱长春(生卒年不详)字太复,浙江乌程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知尉城、常熟、阳信三县,入为刑部主事,后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