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林焊(1578—1636),字实甫,号鹤台,福建省龙溪人(今漳州)。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等职,拜为东阁大学士,人们尊称为“林阁老”。崇祯九年(1636年)去世时,皇帝念他一生廉洁奉公,御书赐予“澹泊宁静、中正和平”八个大字,在他家乡的官道上,立三间五层的石牌坊,谥号“文穆”,并在他墓碑上题“慈孝承恩”四字。他为官清廉,办事公正,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闻名于世。
李赞,字惟诚,号平轩,芜湖人,明代书法家。 明人,善书法。 其书法成就见《书史会要》之续书,明代朱谋垔 撰《续书史会要》: 正徳时官浙左辖。诗文清逸疎畅,类其为人。草书遒劲,得苏长公笔意。“ 苏长公,指苏轼。苏轼为苏洵长子,长公为行次居长之意。
[唐]失名,吴道子弟子。善画地狱佛像及诸变相,有类于吴而稍弱。兴唐寺净土院金光明经变是其所画。《历代名画记》《画史会要》。
李玑,字伯衡,秦御史大夫李昙之子,战国李牧之父,赵郡李氏先祖。 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战国末,拜为秦国太傅,功名显著。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房的始祖。玑有三子:云、牧、齐。老二李牧为当时赵国的国相,被封为武安君。从他开始,把家定居在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历经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
李橒,字长孺,鄞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
李元阳(1497年-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白族,云南大理人。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嘉靖五年中进士。
朱鸿渐(1852~1917),字先民,汝城县井坡乡大村村人。 时好学,博览群书,清末选荐为拔贡。20岁时,村中瘟疫流行,因无医药,死者很多。他目睹悲惨状况,感慨万千,发誓要学医为民治病。于是广泛搜集中医典籍,认真阅读钻研,初试药方,果有疗效,医名渐盛,远近就医的人接踵而至。他为人豪侠,慈悲为怀,诊病常不收钱。清光绪二十七年(190l),汝城县知县龚开晋赠其“良相同功”匾幅,以示褒扬。朱鸿渐晚年执教于长沙官立医校,著有《伤寒讲义》八卷(中国医学研究院图书馆有藏本),《医案》数卷,对学医者很有指导意义。
时植(1465~1511),字良材,河南通许人,曾任四川梁山县(今重庆梁平)主簿,卒赠知县。
孙旬,明代官员,山东莱阳人。字若穆,号浒西。历任明代山西道监察御史、巡盐浙江、顺天府丞、大理寺少卿、巡抚操江佥都御史、未到官,丁内艰(母亲去世回籍守制)。卒。代表作《皇明疏钞》。 父绍先,陵川知县,公之少子(孙绍先的小儿子)。少负俊才,隆庆丁卯乡荐(1567年中举人),登万历甲戌进士(1574年中进士)。初授行人,(礼部行人司,主管传旨、册封事物)。擢陕西道御史。时江陵为相,权倾中外。(江陵人张居正做宰相),公独亢直不附,奉命巡盐、巡盐浙江。值兵变劫抚军,公单身诣垒、谕以顺逆,(以归顺和叛逆的厉害关系晓谕叛军),呼吸定(顷刻间平定叛乱)。条上善后十策,全省士民赖以宁谧。再按江西,裁抑强宗,奏减磁硎,巡礼顺天,贵戚敛手,宦寺屏息,无敢肆。授顺天府丞,迁大理寺少卿。侍经筵。升巡抚操江佥都御史、未到官,丁内艰(母亲去世回籍守制)。卒。生平不苟取予,有古人风。迄今通邑传颂不衰。子三,鸣珩,武乡知县。鸣玘,淮安通判,调成都通判。孙,茂槐,无极知县,清朝后任当阳知县。称莱之名家、世家云。祀乡贤。
孙忠(1368年7月17日 -1452年9月19日 ),初名愚,字主敬。山东济南府邹平县人,明朝初年外戚、官员, 孙忠早年为国子生,初任介休、永城主簿,因参与督造天寿山帝陵有功,升任鸿胪寺序班 。明成祖时,其女孙氏入宫为皇太孙朱瞻基(明宣宗)嫔。宣宗即位后,册立孙氏为贵妃,孙忠也得官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改立孙氏为皇后,并于次年封孙忠为会昌伯,加推诚宣忠翊运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并赐世券 。孙皇后为宣宗宠爱,又生下英宗朱祁镇,使得孙氏一族在宣宗、英宗朝备受恩宠,而孙忠亦谦恭节俭,不曾因贵自傲 。 景泰三年(1452年),孙忠去世,年八十五。累赠太师、左柱国、安国公,谥号“恭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