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胡清,宋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中吴纪闻》卷五)。今录诗二首。
(字)郦滋德,清代人,工诗。
黄富民(1795年-1867年),字小田,自号萍叟。原籍安徽当涂,先世八代居住芜湖。
黄仪,字家端,黄楫公次子,福建莆田山牌村黄仁弟,教授勋公孙,潭州知府丰公曾孙。宋甯宗嘉定乙亥年三月廿一日生,元初儒生,铜海教谕,其时中原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儒生在参预国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时那种优越的地位,加上元政府在赋税方面优遇儒户的规定不得落实,使儒生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宅益受到很大损害,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之谑语。此时黄仪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于元季之乱由莆阳驿前街府西巷避居铜海深井黄教谕宅。
顾嗣立(1665—1722)清代学者。字侠君,号闾丘,江苏长洲(今常熟)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曾预修《佩文韵府》,授知县,以疾归,喜藏书,尤耽吟咏,性豪于饮,有酒帝之称。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诗,著有《秀野集》、《闾丘集》。
韦庄(约公元836年-公元910年),字端己 [1] 。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 [2] 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3]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以判官职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次年升任宰相。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逝世,享年七十五岁,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谥“文靖”。 [4] 韦庄工诗,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 [5]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浣花词》。 [6] 另有《菩萨蛮》五首为宋词奠基之作。《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靳让,字益庵,河南尉氏人,清朝官吏。康熙十八年进士,授浙江宣平知县。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 [1-4] 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举荐名臣狄仁杰,累迁中书令。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 [5] 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清]字玉园,福建长汀人。好读书,善诗、画,诗学唐寅,画仿米芾,而鄙形似,尝谓吾学当自成一家。
锡珍,字锡卿,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清朝大臣,两江总督壁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