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邓秉,生卒年不详,东汉初年名将,军事家邓禹之后,郎中邓香之孙,汉桓帝第二任皇后邓猛女的哥哥南顿侯邓演三子。封爵为淯阳侯。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三台县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后汉书·方伎列传》),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涪翁列入南山十贤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汉·涪翁像碑”等胜迹。"
邢颙(yóng,?-223年),字子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任丘市鄚州镇)人。东汉到曹魏时期官员。出身河间邢氏。东汉时期,拒绝朝廷举孝廉和三公辟命,交好田畴。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后,授冀州从事史,迁广宗县长。迁司空掾属、行唐县令,任内鼓励生产,大兴教育。授丞相门下督、左冯翊,因病离职。起为平原侯(曹植)家丞,迁丞相参军事,转相府东曹掾。支持曹丕成为世子,累迁魏国太子太傅。支持曹丕登位称帝,历任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太常,赐爵关内侯。曹魏黄初四年(223年),邢颙逝世。
贾信(生卒年不详),将军,东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官员。
裴垍(?-811年),字弘中。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唐朝中后期名相,内史裴居道七世孙、高陵令裴昱第二子。裴垍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二十岁时中进士,举贤良极谏科对策第一,补美原县尉,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等职。唐宪宗继位后,召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举荐李绛、崔群同掌机要政务。元和三年(808年),因举人不当,罢为户部侍郎。他为官好直,深得宪宗信任,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四年(809年),加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裴垍拜相之后,改革税收弊政,减轻百姓负担。推荐韦贯之、裴度为知制诰,擢拔李夷简为御史中丞,知人善任,贬抑庸劣,使政治清明。元和五年(810年),裴垍身患中风,被罢为兵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次年,改太子宾客。旋即病逝,获赠太子太傅。概述内图片来源:清咸丰修《安徽黟县裴氏族谱》
萧凤,字景慈,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人。南朝齐宗室大臣,始安贞王萧道生之子。初仕刘宋,官至正员郎,卒于任上。南朝齐建立后。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始安靖王。
王诞(375年~413年),字茂世,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末年官员,丞相王导曾孙、后将军王恬之孙、丹阳尹王琨之子。王诞早年袭爵雉乡侯,起家秘书郎。依附于权臣司马元显,历任吏部侍郎、庐江琅琊二郡太守。司马元显失败后,坐罪流放广州。卢循叛乱时,授广州长史。返回首都建康,成为太尉(刘裕)长史,屡次随军征战四方,担任齐郡太守、吴国内史。义熙九年(413年),王诞去世,时年三十九岁,获封作唐县五等侯。
后周右饶卫大将军(卫军第六军),曾在汴水训练后周水军,参加柴荣的第二次南征。《资治通鉴》中曾有记载,在小说《匡扶后周》中也曾出现。
王从谏,字盖卿,号抱一。明陕西泾阳人。万历辛卯年(1591)举人。
王彪,字武叔,大兴(今属北京)人。金宣宗贞祐五年(1217)经义进士第一。为文颇驰骋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