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象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孤寒,宣宗大中时即举进士,然屡试未第。僖宗幸蜀时,象亦随驾入蜀。时象已有文名,梁震曾投文请益。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知贡举,以象已70岁,特放其与曹松、王希羽、柯崇、郑希颜等人进士及第。时5人年皆老大,号为“五老榜”。昭宗特下诏授五人官,象为太子校书。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鉴诫录》卷九、《唐诗纪事》卷六一、洪迈《容斋三笔》卷七。象擅诗,所作《咏仙掌》一诗最为人所称道,称象为“刘仙掌”。《全唐诗》存刘象诗10首。► 3篇诗文
刘皋,十六国时期汉国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匈奴人,刘聪子。刘皋为零陵王,刘旭为丹阳王,刘京为蜀王,刘坦为九江王,刘晃为临川王。
王苏苏,南曲中妓,诗一首即其唯一作品《和李标》。
翟灏,字笠山,为中国清朝官员,本籍中国山东。增贡出身的翟灏于1795年(乾隆六十年)接替程文炘,两度于台湾台北地区担任台湾府淡水厅新庄县丞一职,是大台北地区的地方父母官。
詹鸿谟,浙江绍兴人。同治十三年甲戌,二甲卅五名进士,散馆改礼部主事,升郎中。光绪十五年,任顺天同考官。外官至江苏徐州知府。晚清清流领袖李鸿藻的至交。 ​​​
路青云(1793~1885),字汉雯,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少时读书勤奋,且有大志,因家境贫寒,放弃举业,《祥符县志·人物》记青云:"就曹史学读律,为吏,当事亟贤之。"青云知河工,善修防。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在开封张家湾决口,林则徐奉命襄办塞决。道光二十三年,黄河又在中牟决口。河南省城开封首当其冲,水围开封,"城不没者三版"。当事者委派路青云规画防堵大计,经其周密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致使黄水未能入城,开封城也赖依保存,百姓生命财产损失较小。
蒋曰豫 ,(1830—1875)清江苏阳湖人,字侑石。监生。咸丰间援例得知县,迁蔚州知州。同治间佐戎幕,镇压捻军,擢直隶州知州。少工诗文,及长,研究经史,旁及声音训诂之学。有《滂喜斋学录》、《问奇室诗文集》
崔谊之 崔谊之,字子明。明末为诸生时,“即以诗文称莱郡”。顺治八年中举,九年(1652)壬辰科进士。任河南新野(知县),“存理守法,为名知县”。仕至直隶通永道(辖今冀东地区)。一生为官清正。 晚年归乡后,“以诗书自娱”,著作辑为《龙蛇草》。现存短文《龙溪诗序》,是他给前明遗老赵士亮的诗集写的序文,悲叹赵的生不逢辰,文有奇气,言简意深。康熙《平度州志》收他的律诗四首:七律《荆坡雪梅》和《大泽晴云》,都是同一诗题中的最佳之作。五律《游云台观》尤为佳作。另一七律《墨水河》,则别有情致。
龚宜生籍贯为静海县,祖籍钱塘县,中举后到涿州任职儒学署学正,期间考取了进士,后任职万全左卫教授,最后升任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助教。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1]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曹丕即位后,曹彰就国,为万户侯。黄初二年(221年),曹彰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到洛阳朝见,因病逝于府邸,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