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范广衡,顺天府大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羊复礼(1840-1892后)字干生,一字敦叔,又字敦夏,号辛楣、心梅,又号褆庵,海宁人。
沈维炳,湖广孝感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东林党成员,贰臣。湖广孝感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初任香河知县,入为刑科给事中。天启二年,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以广宁失陷逮勘。登莱道佟卜年为廷弼所荐,有讦其谋叛者,大学士沈傕、兵部尚书张鹤鸣欲借以重廷弼罪。维炳疏言:傕因言官列其私迹,借廷弼为抵弹谢过之具。廷弼承失地之罪足矣,岂必加以他辞。鹤鸣左袒化贞,角胜廷弼,致经抚两败,独鹤鸣超然事外。
汪如渊(1867-1923),字芗泉,一作香泉,号香禅。本姓杨,出嗣外家,浙江龙泉人。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拔贡。善书、画,擅写花卉,宗徐熙,间仿恽寿平、华端两家,惊才绝艳自舒机杼。并擅山水、人物。晚年嗜菊,多种植,供写生,因成百菊长卷,时称能手。筑有香叶楼,课画吟诗,著籍弟子甚聚,马孟容、郑曼青等从其学。当时聚其门下习画者30余人,形成以他为代表的永嘉画派。名作有《瓯隐园花木册》、《水绘风流册》和《永嘉诗人祠堂图》等。还有作品《花鸟》发表在《瓯雅》上。温州博物馆藏有《仙岩览胜图》、《华盖寻秋图》、《美人》等作品。著有《中西画法汇参》。卒年五十七。《清画人传、瓯雅、姜丹书稿》。
杨补(1598——1667)明代画家。字无补,号古农,祖籍临江(今江西清江),生于吴,后为长洲(今江苏吴县)布衣。工诗善山水,落笔似黄公望。甲申(1644)明亡后隐居邓尉山。有吴镇、黄公望遗意。好游虞山,揽取其烟峦雨岫以丰富笔墨,时以遗民处士称之。与杨文骢友善,秀淡洁朗,笔致相近。传世作品有《吴山十景图》大屏(七幅)、《天池石壁图》通景屏(五幅)及《虎丘新录图》,现均藏南京博物院顺治五年(1648)作《怀古图咏册》藏上海博物馆;十二年(1655)作《墨笔山水册》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为端士老社兄画山水图》册页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
杨晋 (1644-1728),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山水为王翚入室弟子,尝与绘圣祖南巡图颇精。晚年每多率笔,未免苍而不润,神气便少。然农村景物则颇工,尤长画牛,多写意,夕阳芳草,郊牧之风宛然在目,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每侍翚出游,翚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命补之。又尝摹内府所藏名迹,作副本进御。卒年八十五。
杨文会(1837~1911),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字仁山,号深柳堂主人,自号仁山居士,安徽石埭(今石台)人。设立金陵刻经处,募款重刻方册藏经。对中国和日本、印度等地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贡献。著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四卷,《佛教初学课本》并《注》各一卷,《十宗略说》一卷等。《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文中美、日学者称其为“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中国佛学的中兴之祖”。梁启超认为,“故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太虚称其为“中国佛学重昌关系最巨之一人。”等。此幅杨文会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林爽文,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坂仔人。于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随父渡台,居彰化大里代庄(今台中县大里市),以耕田、赶车为业。三十九年,参加反清组织的"天地会",不久成为台湾天地会的北路头目。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六至一七八八),台湾暴发叛乱,叛军头目是林爽文。
林召棠(1786~1872年) ,清朝道光年间癸未(1823年)科状元,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其一生主要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
松年,[清](1837—1906) 晚清书画家。 姓鄂觉特氏,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镶蓝旗人,自1876年(光绪二年)始,以废生在山东昌邑、汶上、博山、单县、长清县或代理或任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