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纯炜(1708—?),字仰仲,号霁菴,山东诸城人(今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逄戈庄)。雍正庚戌进士,历官杭州府知府、浙江布政使、太仆寺卿、顺天府府尹、光禄寺卿。有《霁菴诗略》。 
刘椿[宋]新昌(今宜丰天宝)人。字宗室,号祥元,宋光宗时任大姑岭巡检,见天宝辛会形势颇胜,遂家焉,官至急录判。
刘校(1477年-1519年),字宗道,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许州(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镇)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何道生[清](1766—1806),字立之,号兰士,山西灵石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历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迁御史。出知江西九江府,以病告归。居官廉敏,政声大著。又起为甘肃宁夏府知府,卒于任,年41岁。道生与法式善、张问陶、杨芳灿等倡和,诸人皆敛手避之。文酒宴集之作,尤多传诵。其诗疏爽雄健,出入昌黎、剑南之间,为王昶、张问陶所称。著有《双藤书屋诗集》十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伍文定,(1470-1530)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常州推官时,曾随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论功第一。开拓西南及宦官斗争,卓有建树。官至兵部尚书。天启初,追谥忠襄。
丁善庆 号自庵、养斋,道光皇帝赐字伊辅,时人称之伊辅公,清湖南清泉县(今衡南县)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道光老师,历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国子监司业,会试分校,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多拔寒畯,教人先行而后文”,教育思想以“体用兼行”为旨。官至侍读学士,授三品衔。
丁传(1722-1799),是清朝浙江钱塘人,字希曾,号鲁斋。
  张坦麟(1677—1750),字画臣,北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仲璜三子。   清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初任户部主事,综合考核为“精勤”,故为赵恭毅、张清恪大司农所器重,推荐他任通州仓监督。
伊兰泰-姓富察氏,正黄旗满洲人。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任前锋校,三十七年任前锋参领,三十九年任直隶广昌营都司,随征金川。四十七年迁云南东川营游击,五十四年升参将
魏骥(1375年-1472年2月29日),字仲房,号南斋。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明代名臣、学者。 魏骥为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举人,次年以进士副榜授官松江府儒学训导,参与纂修《永乐大典》。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行在吏部左侍郎等职,曾多次奉命巡视畿甸蝗灾,询问民间疾苦。正统八年(1443年),改礼部左侍郎,以年老力衰请求致仕,遂改南京吏部侍郎。正统十三年(1448年),再以老辞官,未获准许。次年,升任南京吏部尚书。“土木之变”时,为对瓦剌用兵献计献策,屡被朝廷采纳施行。景泰元年(1450年)致仕,家居二十余年,病逝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年九十八,获赐谥号“文靖”。魏骥能诗文,有《南斋前后集》《松江志》《水利事实》《水利切要》《理学正义》《南斋摘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