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贺世寿,明诗文家。原名烺,字函伯,又字玉伯、中冷、山甫,丹阳人。
谢膺禧(1811~):字奕堂,号均卿、笑同,直隶大兴人,咸三进士,光二、四,皖按,三、二,病休。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永平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洪武十二年(1379年),被封为永平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牵涉蓝玉案坐死。
薛显(?—1387年),徐州萧县杜楼镇薛村人,明朝开国大将。最初赵均用占领徐州,让薛显为元帅守卫泗州。赵均用死后,薛显率领泗州投降,被授予亲军指挥,跟从朱元璋征战。南昌平定后,命薛显跟从朱文正守卫。陈友谅进攻南昌时,薛显守卫章江、新城,后派出精锐斩杀刘进昭、活捉副将赵祥,固守三个月得以解围。邓仲谦占领新淦后无法被攻陷,薛显征讨并斩杀,后升任江西行省参政。跟从徐达收复淮东、征讨张士诚。后跟从常遇春进攻湖州,后升任行省右丞。之后跟从徐达进攻中原,攻克兖州、沂州、青州、济州、东昌、棣州,乐安、卫辉、彰德、广平、临清、德州、长芦、通州、北平。后分守古北口,进攻大同,活捉乔右丞等人。进攻山西、保定,攻破七垛寨,追脱因贴木儿。后与陈友德率领三千人,攻下太原、追击扩廓。后与徐达会师平阳,招降杜旺等人。后抵达临洮,追击元豫王等,取平凉。张良臣假装庆阳投降,薛显纳降去,后张良臣晚上袭击薛显营,后突击幸免。薛显后围张良臣,此时韩扎儿进攻原州,以骚扰明朝军队。薛显驻兵灵州,张良臣无援后战败。此后薛显狂追贺宗哲到六盘山、追扩廓到塞外,从此陕西境内战事平息。洪武三年,功臣赏罚,因为薛显曾经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以及千户吴富等人,封永城侯,被贬到海南。次年,朱元璋想念其,召其归还。此后跟随徐达征战漠北,屯田北平。洪武二十年东,召还,到山海关的时候去世。赠永国公,谥桓襄。
薛祥,字彦祥,安徽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渡江,为水寨管军镇抚。数从征有功。洪武元年转漕河南,夜半抵蔡河。贼骤至,祥不为动,好语谕散之。帝闻大喜。
董恂(1807~1892)近代诗文家。原名醇,后避同治帝讳改恂,字忱甫,号醒卿,江苏甘泉(今扬州)人。道光进士,先后事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官至户部尚书。其间,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全权大臣,奉派与比利时、英国、俄国、美国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为维护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不辱使命。
英语(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部落是后来迁移到大不列颠岛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称为英格兰。这两个名字都来自波罗的海半岛的Anglia。该语言与弗里斯兰语和下撒克森语密切相关,其词汇受到其他日耳曼语系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北欧语(北日耳曼语),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写。英语已经发展了1400多年。英语的最早形式是由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于5世纪带到英国的一组西日耳曼语支(Ingvaeonic)方言,被统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末,诺曼征服英格兰;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将印刷机介绍给英国,并开始在伦敦出版第一本印刷书籍,扩大了英语的影响力。自17世纪以来,现代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广泛影响下在世界各地传播。通过各类这些国家的印刷和电子媒体,英语已成为国际主导语言之一,在许多地区和专业的环境下的语言也有主导地位,例如科学、导航和法律。英语是按照分布面积而言最流行的语言,但母语者数量是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西班牙语。它是学习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近60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与英语为母语的人相比,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更多。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母语,在加勒比海、非洲和南亚被广泛使用。它是联合国、欧洲联盟以及许多其他世界和区域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之一。 
胡海,男,1927年4月出生,广东梅州五华县人。
胡惟德(1863 —1933),字馨吾,浙江吴兴人,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1888年以算学中举人,上海广方言馆毕业,清末历任驻俄使馆参赞,1904年使俄钦差大臣、外务部右丞,1908年使日钦差大臣,1910年外务部大臣,1911年清末袁世凯内阁外务部副大使,1912年民国唐绍仪内阁任外交次长,历任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兼驻西班牙、葡萄牙公使、驻法国公使、1920-25年驻日公使、1922年外交部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理事、1926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兼关税特别会议全权代表。1927年1月又任内务总长,11月北洋政府平政院院长高级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18-1928年四次连任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等职,1933年病逝于北平。胡惟德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后任民国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参与并见证许多重大外交事件,是书写晚清与民国外交史不可或缺的人物。其子胡世泽也是著名的中华民国外交官,是首位中国籍联合国副秘书长。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建文帝遂以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主帅,结果连战连败。燕王朱棣即位后的第二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自杀(一说耿炳文已在真定之战中阵亡)。南明弘光元年(1645),追赠兴国公,谥号“武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