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如兰(1879~1934)   又名李香亭,石泉县中池河人。幼苦读,19岁中秀才,后赴省参加乡试,未中,回到迎丰乡蔡姓祠堂设学馆以教书为生。后来,在迎丰乡开点心铺,因不善经营,蚀本破产。他立志弃商就学,以官费考入陕西省高等学堂。在校每次考试名列前茅,都称他高才生。   他在学堂就读时,常与同盟会会员往来,看过很多进步书刊和报纸。辛亥革命发生后,李香亭曾加入该校组织的学生军参加反正,十月十三日与起义军协同作战。在攻打满城(西安皇城,为清贵族官员住地)中,他身先奋战,毫不畏惧,为军士所称赞。
祖大寿(1579年 -1656年),字复宇,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明末清初名将,吴三桂的舅舅。 崇祯元年(1628),镇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升任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跟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袁崇焕下狱后,担心受到牵连,逃出关外。经过袁崇焕亲自招抚,返回明朝。崇祯四年(1631),参加大凌河之战,面对粮尽援绝,进而诈降。逃往锦州,继续对抗清军,拒绝投降。崇祯十四年(1641),参加松锦大战,恶战之后随着洪承畴兵败投降,率部投降清军,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顺治十三年(1656年),病故于北京,时年七十七岁
黄鸣杰,生年不详,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去世。字冠英,号季侯,安徽合肥人,嘉庆4年2甲36名进士。后历任广东、湖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职。
孙尔准(1770-1832),字平叔,又字莱甫,号戒庵,江苏无锡人,清中期大臣。为官清正,政从宽大,注意民生疾苦,他在福建任职前后长达10年之久,有相当政绩,熟悉福建的风土人情,受闽人爱戴。他也很有学问,工诗词,又长于书法。
孙国玺,男,汉军正白旗人,中国清朝官员,1721年进士。他于1728年由汀漳道调任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旋即再调离台湾。
高攀桂,字月堂,号秋崖,东牙曲人,清嘉庆时附贡生。曾任中域兵马司副指挥,武宣、滕县、铜山知县。
高坪(?—1671):字在衡,高珩之堂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黄家庄人。
高去奢,字尔逊,号柱河。宁晋县曹伍疃村人(古唐城),后世誉为“档案之父”。明朝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捷。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泾阳尹。宫至礼部主事。清初,被朝廷召为御史,凡所陈奏,多见采纳。清顺治乙酉(1645)任江南学政,以敦士习,正奏,为先务,屏却陋规,分廪贫士。主持清朝江南的第一场乡试一一南京乡试,诞生了清代历史上的第一名状元。清顺治七年(1650),升任大理寺左寺丞。壬辰年(1652)予告故里。清顺治十五年(1658),祀为乡贤。
高其位(1647-1727),字宜之,号韫园(一作“蕴园”) 。初隶汉军镶白旗,雍正四年(1726年)改隶汉军镶黄旗。文渊阁大学士高天爵长子。高其位袭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卒谥文恪。雍正十二年(1734)十月,入祀贤良祠。
骆养性(? — 1649年),字太如,湖广宁远(今湖南省新田县骆铭孙村)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人物、清朝首位总督。 骆养性出身于明朝勋贵家庭,祖上自明初就以军功在皇帝身边供职。其父骆思恭、曾祖骆安都曾执掌过锦衣卫大权。天启三年(1624年),恩荫锦衣卫百户出仕。崇祯末年,以左都督、太子太傅衔执掌锦衣卫,并获得特赐“肩舆”殊荣。他为人正义,处事谨慎。在明末党争激烈的政治漩涡中,先后扳倒周延儒、吴甡两任首辅。牵出钱谦益科场舞弊案。揭发吴昌时贪污受贿,至其被处死。 明末甲申,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骆养性被农民军酷刑拷打,献银三万,改羁押。清军入关,骆养性率众降清,深受重用。多尔衮命他恢复原官,总督天津等处军务,加太子太师。骆养性赴任后,收集海舟,招抚土寇,惠通商贾。使天津的局势迅速就稳定下来。又请求废除明末一切加派钱粮,只征正额及火耗,获得允许。先后举荐明户部侍郎党崇雅、通政使王公弼、副都御史房可壮、刑部尚书李化熙、天津巡抚张忻,均被清朝启用。不久因擅迎南明使臣左懋第等人,招到多尔衮猜忌,被革去总督职。闲住。顺治六年(1649年),卒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