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马龙图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广东。1748年(乾隆13年)奉旨调任前往台湾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同年,他接任朱光正担任台湾镇总兵,後来并辗转连任三任。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
马尔汉(1634~1718年),兆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康熙时期大臣。顺治十一年,翻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刑部员外郎,康熙年间,从平三藩,颇有功劳,授理藩院司务,从大学士索额图出使俄罗斯鼎定边界,迁翰林院侍讲学士,转兵部侍郎。三十八年(1699),迁左都御史,再迁兵部尚书,充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四十六年,调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七年(1718),卒于家,终年八十五,雍正八年,圣谕奖玛尔汉谨慎忠厚,事奉圣祖宣力多年,完名引退,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元年,追谥“恭勤”。
《封神演义》的人物,西周大将,楚州押粮官,善用双刀,坐赤兔马,心性英烈。
马之先(?~1657),辽东金州卫(今辽宁大连)人,汉军镶蓝旗,清初官员,官至宣大总督、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卒谥勤僖。
陈新甲(?~ 1642),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今重庆市长寿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十一年,受杨嗣昌推荐,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是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工部尚书贾俊以后,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正二品)要职的第一人。后于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中因指挥失误而大败。在内外交困之下崇祯帝密使他与清兵图和议,旋因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被杀。其人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可为文人统帅之典范。然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终屡误国事,贻后世以骂名。图片来源于某电视剧
陈宏谋(1696年—1771年), 中国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
陈大受(1702年~1751年),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人。其故居,一说为今祁阳县下马渡镇藕塘冲,一说为今祁东县金桥镇。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元年,授编修,御试第一,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内阁学士、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兵部、户部、吏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外任安徽、江苏、福建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积劳成疾,卒于两广总督任所。军功加三级,死后谥文肃。有《陈文肃奏议》。
陈世倌(1680年—1758年),字秉之,号莲宇,浙江海宁盐官人,清朝名臣。陈诜第三子,行四。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侍读。历任山东、广东、顺天乡试主考官,后擢内阁学士。雍正二年(1724)出任山东巡抚,境内蝗灾严重,他先去各地察访灾情、吏治,然后到任,奖善惩劣,体民情、崇节俭、筑堤防,有政绩。后因故遭贬,治江南水利,督修孔庙。乾隆元年(1736)起任左副都御史,累迁至工部尚书。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十三年,因拟旨误,罢职。两年后复原衔并兼礼部尚书,两次担任会试总裁。二十二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翌年卒,谥文勤。著有《学辩质疑》、《读书管见》、《宋十贤传》、《嘉惠堂集》等。
钱鼎铭,字调甫,江苏太仓人。父宝琛,湖北巡抚。鼎铭,道光二十六年举人,从宝琛治团练。积功,擢道员,赐花翎,加布政使衔、按察使,又迁布政使、擢河南巡抚。光绪元年,卒,赐恤,谥敏肃。
郑锡瀛,直隶大兴人,道廿五进士,同六、三,太仆寺,十二月太常寺,同七、七,调,九月左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