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邹一桂(1688年-1772年)清代官员,画家。字原褒,号小山,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擅画花卉,学恽寿平画法,风格清秀。曾作《百花卷》,每种赋诗,一经进呈,皇上亦赐题绝句百篇,一桂复写一卷,恭录御制于每种之前,而书己作于后,藏于家。著有《小山画谱》、《大雅续稿》。
邵齐焘[清](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57年,卒于高宗乾隆34年,年52岁。幼异敏,读书晓大义。乾隆7年(公元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赵起,字兴洛。为南北朝时期北齐重臣,受北齐十世皇帝的重用,历任典签、相府骑曹、建州刺史、九卿、侍中、西兖州刺史、太常卿、沧州刺史等职,武平年间(578-580年)死于沧州刺史任上;生平事迹记载于《北齐书·列传·第十七》。其父为赵达,曾任幽州录事参军。
刘备别驾。建安二十二年,魏篡汉
赵时赏,字宗白,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南宋官吏。宗室。咸淳元年进士。历官知旌德县、知邵武军、文天祥掺议军事、江西招讨副使,兵败被执,不屈死。
赵广(?—263年),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赵云次子,赵统之弟。随姜维前往沓中,为牙门将。曹魏司马氏派五路大军伐蜀时,随大将军姜维与魏兵战于疆川口,姜维败绩还守剑阁,赵广于沓中战死。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里,其父赵云去世时,赵广与赵统前往蜀汉宫中向刘禅禀告死讯。
赵胜(? - 前251年),即平原君。战国时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相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 ),号平原君。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与齐孟尝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齐名,时称四公子。 
本无其人,乃图绘宝鉴误将高元亨,抄成赵元亨,历代画史汇传仍未改。
薛所蕴(1600-1667),字子展,号行屋,河南孟州人。崇祯元年进士,贰臣。累官至国子监司业。福王时,以曾附李自成,定入从贼案。复降清,授原官,累官礼部左侍郎。为高尔俨所劾,乞休归。工诗文,有《椁庵集》、《澹友轩集》等。
蒋衡(1672年~1742年),原名蒋振生,祖皆精书法,他自幼临摹,尤工行楷,成年浪迹江湖,临摹碑帖300多种,刻成《拙存堂临古帖》28卷,在西安观碑林时,发现唐代《开成石经》出于众手,书杂又失校核,下定决心重写《十三经》,历时12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始告成。由江南河道总督高斌于乾隆五年转呈朝廷,收藏在懋勤殿。为此乾隆皇帝授蒋为国子监学正。翌年,谕旨以蒋衡手书为底本,刻石太学,于五十九年(1794年)刻成,定名《乾隆石经》。一生还著有《读易私记》、《拙存堂诗文集》、《易卦私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