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清代四川总督。字晋藩,号羡门。原籍江南丹徒,后为顺天大兴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登进士第。五十九年(1794)补临县知县。嘉庆三年(1796)因病回籍。其后,先后出任知县,通判知州等职。
恽世临(1817-1871)清武进(今常州市区)人,字季咸,号次山,一号听云。恽炳孙父。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入翰林,散馆改主事,观政吏部,累转郎中、记名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京察一等,授湖南长沙遗缺知府,升岳常澧道,晋布政使,旋奉命巡抚湖南,未几被弹劾归。为官勤政廉洁,内通朝廷掌故,外谙郡国利病。罢官后侨居吴中。著有《恽中丞官书摘抄》1卷、《鼎州治迹纪略》1卷、《常德防务盐厘档》1卷、《恽世临奏折61件》、《栎存草堂文集》。 
张襄 (1821~1850年) 字云裳,一字蔚卿,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父张殿华为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武进士。
张应昌(1790—1874),字仲甫,号寄庵,祖籍钱塘(今杭州),生于归安(今湖州)。
张因,据诗中“钜宋”“治平天子”云云,当为英宗稍后人,姑系于此。
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史学家,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孙,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 出身清河崔氏乌水房,爱好读书,博综经史。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彭城王左常侍,历任员外郎、虞部郎中、给事中、祠部郎中、尚书都兵郎中、镇南长史、员外散骑常侍、高阳王友、司徒左长史。 孝明帝即位,出任给事黄门侍郎,加任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病逝于任上,追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著有史书《十六国春秋》。
宗稷辰(1792—1867),清代官吏、学者。字迪甫,一作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九曲弄人。道光元年举人。咸丰初迁御史,曾疏请各省实行保甲,又荐举左宗棠等人,尝筑济宁城墙御捻军,官至山东运河道。有《躬耻集》、《四书体味录》。
孙均,[近现代]字一青,济南市人。毕业於北京高师手工图画专修科。工画,专究工艺美术及美术敌学法。
吴芳培,号云樵,安徽泾县人,著有《云樵诗集》。
吴惟华(?—1668年), 字稚恭,顺天人,明末诸生。明恭顺伯吴允诚之后,先祖本蒙古人,永乐年归顺大明,朱棣赐姓“吴”。崇祯十七年(1644年)于多尔衮入京时拜迎马首,投降满清,自荐愿往山、陕各地招抚,因随征太原、大同等地有功,顺治二年封恭顺侯,官至户部右侍郎。顺治八年(1651年)外放漕运总督多职。因榨取灾区百姓白银93000两、解京助饷邀宠以贪渎、结交结内监等罪,屡遭弹劾,差点判死刑,坐牢夺爵,发配宁古塔。康熙元年(1662年)被遣返原籍。康熙七年(1668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