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游季勋江西丰城人,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科二甲六十七名进士。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辅字德辅,克己之孙。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判太常礼仪院,寻升吏部侍郎。
光绪八年(1882)任西宁镇守使署教谕10余年,后改任西宁府教授。二十四年,擢河南彰德县令,时年73岁,未赴任,返回故里。
释文莹,字道温,一字如晦(清张钧衡《湘山野录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居西湖之菩提寺。早年苏舜钦称之,荐谒欧阳修。后归老于荆州之金銮。所游多馆阁名士。有《渚宫集》(明毛晋《湘山野录跋》),已佚。又有《湘山野录》四卷,成于神宗熙宁中(《郡斋读书志》卷三下);《玉壶清话》(一名《玉壶野史》)十卷,成于元丰元年(一○七八)(《玉壶清话自序》),皆以隐居之所名之。事见《郧溪集》卷一四《文莹师诗集序》、《忠肃集》卷一○《文莹师集序》。今录诗三首。
贺钦(1437-1510),明代进士,字克恭,自号医闾山人,祖籍浙之定海,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授户科给事中。著有医闾先生集。
吴当(1296—1360),字伯尚,凤岗咸口村人,吴澄之孙。“草庐学派”重要传人之一。《元史•吴当传》称:吴当幼承祖父教训,聪明笃实,及长,通经史百家,跟随祖父到京城,补国子生,吴澄殁后,四方学子旧从游者,都投吴当就教。至正五年(1345),袭父荫授万亿四库照磨,未上用。后累迁国子助教,博士、监丞、司业等职,参与编修宋、金、辽三史,历任礼部员外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其时江南农民起义军起兵已五年,有大臣认为当世居江西,熟悉江西情况,且其才能亦堪任政事,遂荐授江西肃政廉访使,会同江西行省参政火尔赤,兵部尚书黄昭,清剿江西诸郡农民军,率部进犯南丰。起义军首领郑天瑞被击失利出走,郑元 。又以兵犯抚州,处死义军首领胡志学,朝气珍复踞崇仁、宜黄,于是建、抚两郡义军悉被镇压,为参知政事兼总兵朵歹所忌,伪报吴当与“寇”通,旋降旨解除兵权,调任抚州路总管。不久,罢官归里。十八年,复任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任命未下,而陈友谅起义军已克江西诸郡,火尔赤弃城逃走,吴当戴黄冠着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友谅遣人聘请,则卧床不食,誓以死抗命,来使乃将其随卧床一并载船上,送往江州(今九江)拘留一年,终不屈服。获释后,隐居吉水之谷坪。至正二十年病卒,年65岁,著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今有《学言诗稿》传世。
刘镐(?-?)湖广省襄阳府宜城县(今湖北省宜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刘法(?~1119年),字号,籍贯皆不明,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攻击西夏统安城(今青海省互助县北,原名割牛城,被宋将何灌从西宁出兵夜袭攻下后改名统安城),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胜数不大,不愿冒险进兵,被太尉童贯威压出征,遭遇西夏重兵围攻,力战后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战后童贯将战败罪责推卸给刘法,名臣李纲撰写《吊国殇文》以祭奠,为刘法鸣冤。 因刘法之子刘正彦参与"苗刘兵变",已经为国战死的刘法也受到了影响,其战功和事迹变得默默无闻,《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这位北宋一代名将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元明间苏州府嘉定人,先世东蜀人,字常宗,号妫蜼子。少孤贫,读书天台山中,师事王贞文,得兰溪金履祥之传。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荐入翰林。乞归后,常为知府魏观作文,观得罪,连坐死。曾著论力诋杨廉夫,以为文妖。有《三近斋稿》、《王常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