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长孙道生(370年~451年11月27日),本姓拔拔,代郡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人,鲜卑族。北魏将领,北平王长孙嵩之侄。 长孙道生忠厚清廉,寡欲知足,不慕奢华。道武帝时期,担任内侍长,保卫皇宫。明元帝即位后,出任征南将军、冀州刺史。太武帝即位后,授廷尉卿,进爵汝阴公。参与征讨柔然,攻打胡夏赫连昌,击败刘宋大将檀道济和王仲德,攻打北燕,围剿西河叛党,累迁司空兼侍中,晋爵上党郡王,后奉命镇守统万城。正平元年(451年11月27日)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获赠太尉,谥号为靖。
长孙稚(?—535年),字承业,原名冀归,魏孝文帝以他年幼就继承家业,赐名为稚,《北史》为避唐高宗李治讳称之为长孙幼。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将领、官员。司空、上党靖王长孙道生曾孙,征南大将军、上党定王长孙观之子。长孙稚历任前将军、抚军大将军等职,封公爵。孝昌二年(526年),征伐反叛的五原人鲜于修礼时,因兵败被免职,不久因功复职,并进封上党王,又改封冯翊王,后降为郡公。北魏分裂后随孝武帝元修出关,投奔西魏掌权的宇文泰,受封太师,录尚书事,复封上党王。大统元年(535年),长孙稚去世。追赠假黄钺、大丞相、都督三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号文宣。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周柱国俭子。仕武帝,为卫王侍读。建德初,拜开府、乐部大夫。宣帝即位,为小司寇。大象中,代贺若弼为寿州刺史。隋受禅,徵拜度支尚书,转工部尚书。历汴、许、贝三州刺史,转相州刺史,免。寻进位大将军,拜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仁寿中卒,谥曰康。
郑成功(1624.08.28-1662.06.23)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2-3]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逝世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郭钊(772—831年),字克成,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州)人,唐代大臣、外戚。出身太原郭氏。为汾阳王郭子仪之孙,父亲郭暧,母亲升平公主,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第四女。妻子沈素,沈素母亲为唐代宗女儿长林公主。 
赵秉温(1222年—1293年),字行直,元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元史》有传。赵秉温之父赵瑨为武将出身,官至河南道提刑按察使,他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专门请金代进士冯巽亨教赵秉温学习,时人评价说:“当是时,世禄之家以侈靡相高,独公能敬让以礼,侃侃自持,滋久逾谨,华问弥著。”(《滋溪文集》)
贾文备,字仲武,元朝祁州蒲阴人。曾与丞相伯颜伐宋,立下战功。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谥庄武。
裴宽(681年-755年),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大臣,袁州刺史裴无晦之子。天宝十四年(755),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赠太子少傅。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 ,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攻打瓦岗军时,受到监察御史萧怀静牵制,被迫投降李密。武德元年(618年),跟随李密决战王世充,兵败被俘,担任礼部尚书。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弑君称帝后,联合宇文儒童等谋刺王世充,事泄被杀。
范鏊字叔度,清朝顺天大兴人。乾隆己丑中正榜。四十二年正月由内阁中书入直,复中庚子进士,官至光禄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