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朱肱(1050—1125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历任雄州(今属河北)防御推官、知邓州(今河南邓县)录事、奉议郎,故后人亦称“朱奉议”。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 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以右中郎将、持节平定三郡之地,以功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又率军讨平黄巾,“威声满天下” 。中平二年(185年),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燕。权臣董卓秉政时,想任朱儁为副手,遭其婉拒。其后出逃荆州,更屯军中牟,徐州刺史陶谦等欲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各州牧伯,相邀讨伐李傕、奉迎天子。但朱儁却奉诏入京任太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元年(194年),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因故未成行。
曹璨刚毅沉厚,喜读《左氏春秋》,熟习韬略。早年随父征伐有功,宋太宗、真宗时又长期在河北、西北地区参与对辽朝、党项作战,保守边境,颇著勋劳,善待部属,恩威并重。在禁军任职十余年,谨慎称职。虽在晚年因敛财而颇受非议,但他仁爱宽厚,也颇有其父的风范。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封广平郡开国公。 天禧三年(1019年),曹璨病逝,年七十。获赠中书令,谥号“武懿”。
施宿(1164—1222),字武子,长兴人。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著有《嘉泰会稽志》。
方凤(1241年—1322),字韶卿、韶父,一字景山,自号岩南老人。浦江后郑村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二岁。试太学、举礼部均不第,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遁归隐于仙华山,同里义乌令吴渭辟家塾,敬事之。疾革,命其子樗题其旌曰:容州,以志不忘故国。凤尝为吴渭主月泉吟社,所刊《月泉吟社诗》二卷,皆为凤所主选,所著有《野服考》、《存雅堂遗稿》五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文仪(1215.8.24-1256.5.18),号革斋,又号竹居,乡称君子长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父亲。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 祥兴年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因子贵,朝廷追赠太师、惠国公。
房谟,本姓屋引氏,字敬放,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到北齐时期大臣。 年少淳厚,深沉内敏。正光末年,起家昌平县令,迁代郡太守。北方农民起义爆发后,归顺四州刺史尔朱荣,除太宁郡守,效忠于孝庄帝元子攸。得到尚书令尔朱世隆嘉奖,授东北道行台,抵御高欢。韩陵之战后,投降大丞相高欢,迁颍川太守、丞相右长史、大行台左丞。
徐润(1838-1911),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北岭乡人(今广东珠海北岭村),近代中国著名的买办、商人、民族实业家。他和唐廷枢、郑观应、席正甫并称为晚清“四大买办”。[1-2] 徐润15岁时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他极其勤奋好学,又有悟性,所以深得洋行上下看重,19岁已获准入上堂帮账,24岁升任主账。不久,接任副买办之职。1868年,徐润脱离宝顺洋行后,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宝源祥茶栈。徐润是近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最大的房地产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 ,他还参与创建与经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3-4]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将领、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徐温青年时以贩盐为业,属于吴王杨行密帐下,杨行密将他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后梁开平二年(吴天祐五年,908年)杀杨行密之子杨渥,拥立杨隆演。曾先后被封为温国公、齐国公,筑城于昇州(今江苏南京),仍遥制朝政。后又封为大丞相。在其执政间,自奉节俭,从不轻易耗用资财。以严可求参与军国之谋;骆知祥专理财赋之收支。政绩尚属平稳宽和,甚得江淮众民之心愿。后唐天成二年(吴顺义七年,927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封齐王,谥号“武”。其养子徐知诰(李昪)建立南唐后,追谥为“忠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为义祖。
张近,字几仲,开封人。第进士,累迁大理正、发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