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郑东(?-1354),字季明,号杲斋,平阳招顺乡湖井人(即今苍南县赤溪镇信智办事处湖井村人)。少嗜学,天资绝人,明《春秋》。两试行省,不合主司标准,遂弃去场屋,肆力于古文辞。出游浙东西,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授徒昆山。后与弟采俱寓居常熟。与杨维祯、顾瑛、郭翼、陈高交游,吕诚师事之。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奇其材,欲荐于朝,未上,遽以疾卒。据明朱存理编《珊瑚木难》卷六所载郭翼《双清楼记跋》跋,《双清楼记》该文为其“绝笔”,是郑东卒当在至正十四年(1354)。传见《姑苏志·游寓》《雍正浙江通志·文苑》。
郭荣(547—614年),字长荣,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北周、隋朝大臣,重要军事将领,为北周统一北方及隋朝安定地方立下汗马功劳。 出身太原郭氏。北周年间,任中外海水曹参军。隋大业初年(605年),隋炀帝嗣位,任武侯骠骑将军、左侯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大业八年(612年),参加伐高丽之役,以功进位左光禄大夫。九年,拜右侯卫大将军。 隋大业十年(614年)八月初四日,病逝于怀远镇(今辽宁辽中),享年六十八。炀帝为之罢朝一日,追赠兵部尚书。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男,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累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洛神赋》(草书)等。 
赵昺(bǐng)(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男,汉族,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宋朝第十八位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白沙人,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书中共收录方剂三百余首,按病种分为二十五门。该书是许氏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著书存世较少。此外,尚有《活法》、《辨证》、《翼伤寒论》等书,因久已失传,无从稽考。
袁洪,是中国古代明朝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妖怪,乃梅山七怪之首,原形是由白猿修炼得道。其身高八尺有余,相貌英伟,有千年道行,精通八九玄功及多种妖术,能日行万里,神通广大,武艺高强,手使一条铁棍,生性凶狠,喜爱打杀。更兼有大将之才,朝歌张榜悬赏招将时,被纣王封为商朝守关将军,奉命镇守游魂关前线,负责在孟津阻挡西周大军,续张奎之后为首的元帅主将,与其部将邬文化曾多次大败周军,原居于梅山。还曾借助桃精高明(千里眼)和柳鬼高觉(顺风耳)的法术屡次识破周营的情报。 麾下有六名妖王为将(分别是:金大升(牛精)、朱子真(猪精)、吴龙(蜈蚣精)、常昊(蛇精)、戴礼(狗精)、杨显(羊精)),七怪结义为兄弟,自号“梅山七圣”。袁洪的神通和武艺与杨戬无二,二人比武斗法,千变万化,凡天地之间飞禽走兽、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无不变化,尽显无穷之巧妙。杨戬久战不胜,最终杨戬得女娲所赐“山河社稷图”擒获袁洪,被姜子牙以陆压所授的“斩仙飞刀”斩首而亡。姜子牙归国封神时,袁洪被封为“四废星君”之职。(注:由于袁洪在很多地方与孙悟空有着相似之处,如都是猴妖,武器都是棍棒,袁洪和杨戬势均力敌,孙悟空和二郎神不相上下。故有说法认为孙悟空是袁洪的转世。新版封神榜影视剧亦采用此说法。但实际上袁洪已经成神,不可能有“转世”一说。)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苏章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汉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汉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当时东汉政治日渐腐朽,民生凋敝,有人向朝廷举荐苏章,认为他是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苏章终以年大推辞。苏章家居赵郡,其后代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赵郡苏氏。 
蒲寿庚(1205—1290年),号海云,宋末元初泉州(今属福建)人。祖先为阿拉伯人,原居广州,后徙居泉州,世代以经营海上贸易为业。 蒲开宗之子,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蒲寿庚投降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
华镇(约公元一〇九三年前后在世),字安仁,会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祐末前后在世。好学博古,工诗文。元丰二年,(公元一〇七九年)登进士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
种古(约1024年—1093年),一作祜,字大质,北宋西北名将。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其家早年迁居陕西。北宋名将种世衡的长子,与其弟种谔、种诊皆有将才,被关中人号称“三种”。 少不事科举,以父功录为天兴尉,累官泾原路兵马都监,历知原、宁、鄜、隰诸州,御羌有功。终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