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高若讷(997~1055年),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山西榆次县)人,北宋时期大臣。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历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商河知县,迁左司谏、起居舍人、知谏院,迁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官至枢密副使,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皇祐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宋仁宗至和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庄。
马遵(?—228),三国时魏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攻魏,遵畏而避于上邽,姜维曾是他的部下。 据魏略游楚传记载:“南安、天水皆坐应亮破灭,两郡守各获重刑。”可见身为天水太守的马遵在逃亡后不久就被治以重罪。
马亮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任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工部尚书等职,晚年以太子少保致仕,与宰相辛仲甫、吕蒙正、吕夷简、王珪等皆为姻亲。卒年七十三,获赠尚书右仆射,谥号“忠肃”。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的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词作,存词80余首。
雷有终(947-1005)字道成,同州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赠太师雷德骧次子。凭借门荫,候补汉州司户参军,署理莱芜县尉。宋太宗即位,历任大理寺丞、解州通判、知密州、淮南转运副使、太常博士。淳化年间,历任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参与镇压益州李顺农民起义,升任右谏议太夫,治理过益州、简州(今四川简阳)、许州(今河南许昌)、并州(今山西太原),迁工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平定益州王均叛乱,担任并州、代州副都部署,抵御契丹南侵,参与澶渊之盟,升任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景德二年(1005),去世,安葬于合阳北太册村。[1-2] 
陈遵,字孟公,杜陵(今西安)人。封嘉威侯。嗜酒,略涉传记,赡於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王莽奇其材,起为河南太守,复为九江及河内都尉。工书,“芝荚篆”遵所作。在漠中叶,武帝临朝(三五至五七)爱有灵芝三本,植於殿前。既歌芝房之曲,又述“芝英”之书。陈氏即“芝英”之祖。 《汉书本传》、《梦荚十八体书》曾任郁夷令。
陈过庭(1071—1130),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名扬庭,字宾王。绍圣进士。
陈沆[hàng](1785年—1826年,一说1825年),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1779年)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举,二十四年(1819年)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年),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年)。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年)。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郑思恭(1566-1646年),字允之,号太和,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县城)坡南人。
郭逵(1022年-1088年12月29日 ),字仲通。洛阳人,祖籍钜鹿(今属河北)。北宋时期名将,与狄青齐名。郭逵早年荫官北班殿侍、三班奉职,为名臣范仲淹等所器重。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征剿彭仕羲,平定湖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率军三十万征交阯李乾德,于富良江之战大破其军。但因宋军病亡逾半,军粮耗尽,只得班师回朝,获罪被贬。宋哲宗即位后,一度起复任职,终以左武卫大将军、提举崇福宫致仕,累封武功县男。元祐三年(1088年)去世,年六十七。获赠雄武军节度使、司空。著有《五原集》、《闲江集》、《节制集》、《奏议》、《经制集》、《对镜图释》等,今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