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姚铉,字宝之,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科举进士,三次任殿中丞职。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夏竦因父亲夏承皓死忠之事,被录官丹阳主簿。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选为国史编修官,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又参与编写《册府元龟》。天禧年间,出知黄、邓、襄等州。遭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五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历知寿、安、洪等州,勒令巫觋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拜枢密副使。天圣七年(1029年),升为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尚书左丞。景祐年间,出知青州,支持守城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是一般认为的中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入朝迁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主持对西夏战事。改判河中府,升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庆历七年(1047年)入朝拜相,旋即改授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平章事。皇祐元年(1049年),进封郑国公。皇祐三年(1051年),夏竦病逝,获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
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夏原吉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举人,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太祖所重。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明成祖即位后,夏原吉升任户部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务,被委以重任,与吏部尚书蹇义并称为“蹇夏”,辅佐明成祖开创“永乐盛世”  ,之后又辅助明仁宗、宣宗,成仁宣之治。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二十七日 ,夏原吉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太师,谥号“忠靖”。夏原吉政绩卓著,尤以理财为专长,为明初杰出的政治家,经济改革的倡导者。 概述内图片来源:《三才图会》
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
周述(?-1436),字崇述,号东墅,江西吉水人。明永乐朝宿儒。永乐二年(1404年),与从弟孟简同举进士,周述中榜眼,周孟简中探花;成祖至比之“二苏”。又并选入文渊阁读书,授编修。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述文章雅赡,有东墅诗集六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周起(970-1028),字万卿,山东邹平人。咸平三年进士第二人,初授将作监丞、齐州通判。曾仕尚书礼部侍郎、枢密副使。终礼部侍郎、知汝州。卒溢安惠。宋朝官员,藏书家。 “家藏书至万余卷,与其弟越,皆以能书为世所称,每书辄为人取去。“-------《临川集》
周莹(951—1016),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也。景家富财,好交结,历事唐、汉、周。习水利,尝浚汴口,导郑州郭西水入中牟渠,修滑州河堤,累迁至是官。
[清]字孚来,号琼邱,洽孙。以画名,克绳祖武。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皆入能品。写芦雁荒寒萧疎之景,尤为得神。年八十外,犹日事笔墨不倦。《娄县志、墨香居画识、画传编韵》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祖籍淮南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县)。郡望东莱郡,人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 吕祖谦出身于“东莱吕氏”,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调补南外宗学教授,累迁直秘阁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宋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逝世,享年四十五岁。宋宁宗时,追谥为“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2-3]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概述内图片来源:吕祖谦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刘综(955~1015),字居正,河中虞乡(山西永济虞乡镇)人宋朝雍熙二年进士,任命为褐邛州军事推官。就改永康军判官,迁大理评事、通判眉州,转太仆寺丞。寻为三门发运司水陆转运使,通判大名府。连丁家难,起知建安军。至道二年,迁太常丞,五年,拜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六年,迁起居舍人,再为河北转运使。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勾当三班院。知审官院,改吏、礼二部郎中,充职,兼知通进、银台、封驳司。知庐州,罢学士,授右谏议大夫。八年卒,年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