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昭寿(1822年?—1881年),又作兆受、兆寿、长寿,清廷赐名世忠,字松崖,号良臣,河南固始陈淋子镇人,清末政治、军事人物。 李昭寿早年落魄,多次入狱。咸丰三年(1853年)在霍邱起兵,响应捻军及太平军,翌年被清军打败,受抚于道员何桂珍。咸丰五年(1855年)杀何桂珍,归顺太平天国,隶属李秀成麾下,历任七十二检点、殿右拾文将帅、河南省文将帅,负责为太平军联络捻军,屡立战功,但有扰民之弊。咸丰八年(1858年)驻守江北重镇滁州,因与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不和,加上家属被清将胜保绑架并挟为人质,故而投降胜保,倒戈献城,其部众编为“豫胜营”,后累官至钦差帮办安徽军务、办理招安事宜、江南提督、库楚特依巴图鲁,割据滁州一带。同治三年(1864年)为求自保,主动向两江总督曾国藩上交自己控制的滁州等城及豫胜营,开缺回籍。 李昭寿失势后,仍多次犯法,终于在光绪七年(1881年)因殴辱贡生吴廷鉴一案而被清廷下令处死于安庆。
朱茂曙,[明]字子蘅,浙江嘉兴梅里人。 增广生,甲申(一六四四)后弃去,乡人私谥安度先生。彝尊父。早岁以文受知于吴范君若文。暇写山水竹石,作行楷书。董其昌见而叹曰:“不出十年子当乱我真矣。”事迹见于《静志居诗话》、《秀水志》、《尧峰文抄》、《汪琬撰朱竹坨墓志》。
本智,刘佳氏,蒙镶白,官学生,乾六十、十,乍浦副,嘉八、十二,回京。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齐明帝时,随太尉陈显达攻北魏,以奇兵二千破魏军四万。后依附雍州刺史萧衍(梁武帝),助其夺取帝位。萧衍称帝后,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天监五年(506年),与豫州刺史韦睿驰救徐州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之战中大败北魏。战后升任侍中、领军将军,进爵竟陵公。天监七年(508年),出任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于赴任途中病逝,年五十二。追赠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壮”。曹景宗出身将门,幼时就以勇猛闻名。后追随萧衍起兵,南征北战,为梁朝的开国功臣。其后又被委以重任,多次与北魏交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生性粗犷豪放,一生都在追求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人生风格,其嗜酒好色、奢靡浮华的性格也为世人所不齿。
[清]字子博,康熙间钱塘(今杭州)人。山水摹吴镇、倪瓒,墨,兰竹石亦古劲。《图绘宝鉴续纂、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1-4] ,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应玚 [yáng](?—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 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张养清,元城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任邱县知县。
张秉铎(1913—2004 ) 民主人士。回族,洛宁县王范回族镇王东村人。
张柷(1401-1476),字起韶,号赐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宣德五年(一四三o)进士,官终保定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