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出科联:(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干甫,号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后裔;福建惠安涂岭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二世祖。
冼光(1470——1542年),字汝实,别号罗江,广东广州府顺德县鹭洲堡大罗村人(今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大罗村)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任命为江西安仁县令。后因父亲去世,冼光离开安仁。丧服期满,补缺任泰兴县令。后来被召为陕西道御史,出巡应天府。冼光做了7年御史,后因上疏被压下不办,于是请求辞官归家奉养母亲,18年不出门。嘉靖戊子(1528年),冼光再受推荐起用,任南京通政司参政,后任太仆太常,晋升工部右侍郎,后因太庙火灾而辞职。1542年(明嘉靖壬寅年)农历12月8日去世,享年74岁。 
傅汉臣(1500—1561) , 明山东平度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卒于嘉靖四十年(1561)。嘉靖五年(1526)与李学诗、崔廷槐三人同科中进士,5年后任御史。嘉靖十年(1531)提出根治滹沱河水患建议被朝廷采纳,水患得治。同年上疏赞同户部试行赋役改革,建议推行“一条鞭法”。至万历初年,“一条鞭法”在全国实行,成为中国赋役史上一次重大改革。著作现仅存《咏大泽山》七律一首。 
傅振商(1573~1640),字君雨,亦作君雨,明代河南汝阳西南70里傅家堂人。祖籍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九世祖傅永钊徙居汝南,后繁衍为汝南巨姓望族。傅振商为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选庶吉士,改江西道御史,出按畿南,注意整饬学政,建恒阳、国士、天雄三所书院。后任大理寺丞、大理寺右少卿,迁太常卿。巡抚赣南,捕获当地农民起义首领丘囊。升任南都兵部右侍郎,劾魏忠贤党羽怀宁侯孙承荫摧残军民之暴行。崇祯三年(1630),赴南京,力饬军政。升兵部参政、机务尚书。后称病乞请致仕。自号养拙瘦。卒年68岁,赠太子太保,谥“庄毅”。 
傅廷俊,山西应县人,解放军少将。 
何燧(生卒年不详),字儒园。江南凤阳(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何廷枢(1591年-1640年),字运之,号环应,广西富川人。何廷相弟。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
何唐,字宗尧,号省斋。安徽桐城人,明代正德十六年进士,曾官至浙江按察使司提学副使,因不满朝廷腐败,辞官归里后以讲学为业,首开结社讲学之风。
何可及(1584—1658),字允升,号若溪,剑川治城“三家村”(今金华西门街)人,出身寒微。可及天资敏慧,苦志笃学,博识多才。青年时代决意仕途,颇以文才自负,尝以“何人不中何人中,不中何人中何人”为句,舒发自己奋发向上,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足称明代以来剑川一介有理想、有胆识的白族青年。
任端书(1702~1740)清代官吏。字晋思,一作进思,号念斋,江南镇江府溧阳 县(今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人。清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于敏中榜进士第三人。任端书的祖父任文炜,为无锡教谕,遂家无锡。任端书随始迁祖,以无锡籍入文闱,御赐一甲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