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应永是日本的年号之一,在明德之后,正长之前。指1394年到1428年的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小松天皇、称光天皇。室町幕府的将军是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量。
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当时,汉武帝采用了大臣郑当时的建议,命工程水利专家徐伯测量地形,发兵卒数万人开掘了漕渠,灌溉农田。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他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雨,任劳任怨,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亲自主持了漕运的开凿工程。从测量、制图到动工,他都躬身实践,身体力行。为了工程早日竣工,他不分昼夜巡行于穿渠之处,躬身劳作,竖立表记,确立地点、践线,选定了渠线和渠坝高程。费时整整三年,动用了民工数万人,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自此之后,汉武帝又发卒万人开掘渠道,自徵县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当时因洛水堤岸常常崩坏,渠开不成,水工们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发明了开井渠法。办法就是在地下开水渠,凿井深数丈,使井与井之间互相串连,成为一个连环水系,使水势互相贯通。这项工程,自商颜山西麓引水到商颜山东麓,长10余里,被命名为“龙首渠”。“龙首渠”的创造,主要也是徐伯的功绩。
明长沙府湘阴人。永乐四年进士。累迁四川按察副使,按治不法,四境肃然。以四川左参议致仕。
张希载,字博之,一字柏山。顺德人。明武宗正德贡生,官攸县教谕。尝师事献章。隐居西樵山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张大纶,四川成都人,明举人,成化十六年(1480)任汉阴知县,后升任徽州知州。兴建和扩建学堂,维修衙门公署,并组织群众疏通月河,开凿堰渠,发展农业生产
张仲元(1863-1939),字午樵,河北乐亭人。清光绪、宣统年间供职于太医院,光绪年间官至太医院院使,后升迁太医院督办,为“花翎三品顶戴,督办清察管理太医院事务”。光绪四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78~1895年),张仲元曾多次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诊病,是这一时期太医院最重要、最有名的御医。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
岳龄(?—?),蒙古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清]原名载高,号雨轩,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世业医,暇辄栖情篆刻,规摹秦、汉,偶亦作画。有雨轩小稿。《广印人传》
宋让,明初戏曲作家。广阳(今属安徽)人。
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後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