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饶安,江西崇仁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永乐十年,登进士,改庶吉士,之後出任陕西佥事,治理当地旱灾并开河导水,夺走豪强占田等,存有《中庵集》。
[明]字孟万。官钦天监副。著图绘宝鉴续编(明史·艺文志作明画谱),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成书,有滕霄序及自跋。《四部总录艺术编》
陈文玉(即雷祖,也称雷王、雷神),雷州人,唐贞观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任职期间,励精图治,使雷州半岛人民安居乐业,对唐王朝亦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他上奏请求改合州为雷州并沿用,十六年(公元642年)陈文玉谢世第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于雷州城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
陈应芳(1534年~1601年),字元振,南直隶泰州卫(今江苏泰州)人 。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讲求探索水道原委与河之利害,悉其形势,辑录当时论河事资料,成《敬止集》。
陈宗夔(1522—1566),出生于湖北省通山县,曾任浙江副使、给事中、福建广东巡按御史。明嘉靖年间,明廷内政日趋腐败,沿海卫所空虚,军备废弛,倭寇逐渐猖獗,陈宗夔与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一同抗击倭寇海盗,颇有战功,乃抗倭名将。
陈仕贤,字邦宪,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人。嘉靖壬辰进士。岁已亥,知杭州。器宇汪洋,喜愠不形于色。奉职循理,不激不随。典大郡,清操愈励,衣不重彩,食无兼味,务瘠已以佐百姓。后十年为浙左辖,兼为广容,耻以法绳群下,清白之操,始终无间。仕终副都御史,祀名宦。
陈九德,号逊斋,河北栾城人。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阎让(1458~1536) 字伯仁,又名凤山。阎本长子。13岁遣游郡学,16岁补廪膳,18岁应乡试中礼元,21岁时父亡,以恩荫进大学。弘治年间,两科乡试不第,后在高陵吕楠(正德三年状元)鼓励下,严以律己,勤奋努力,于正德四年(1509)八月部试第一,搔南京礼部司务士。正德十一年(1516),升刑部云南清吏司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出任山西太原知府,莅任四年,“政事明达,远近畏服。”嘉靖二年(1523),谢事而归。离任时,太原人夹道相送,依恋不舍。归居后,生活节俭,和睦亲邻。生前自为墓志铭。弥留之际对子承恩、奉恩说:“吾无以遗汝,有田足耕,勿谖公家之税;有书足读,勿使子孙之愚。”最后说:“山有不食之地,可以葬我矣!”监察御史梓州王公表其墓,让立心行事,一如其父。人皆颂其文章光彩,德器远大。著有《文献录》3卷,《<礼记>臆说》5卷。
阎溥,字克周,明代本县人。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官授刑部主事。当时光禄大夫崔卿的儿子,因事愤怒杀死了其邻里妇女。崔的儿子是原来宰相的外甥,所以宰相托人向阎溥说情。阎溥谢绝说:“我和宰相,都是朝廷官员,光禄的儿子杀人,罪应判死,这是朝廷的法律。要说是因为宰相而不判其死罪,这是宰相被冤了”后崔卿的儿子终被依法判罪。阎溥后调任驻守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属于边防前线,边防部队和卫戍部队混杂一起,常有盗贼惹事生非其间。地方豪强和外戚官宦不分是非,主观臆断,从中渔利。阎溥以法严治,境内安然。后来又提升为副浙台,浙江一带人因为其治理有绩,向来敬服其风采。下级官吏害怕他,老百姓拥护他。后来因为和上级官吏政见不合,光明正大回归故里。
郑光溥,字伯公,号一山。山东淄川博山镇邀兔崖村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解元,十七年戊戍(1583)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擢御史,累升山西提学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