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
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成汭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成汭(?-903年),又名郭禹,青州(一说淮西)人,唐末军阀,任荆南节度使,官拜中书令,爵封上谷郡王。任内治理有方,903年败于杨行密,投水而死。
徐文达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徐文达(1825-1890),安徽南陵人,清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护、护理漕运总督。于咸丰年间为镇压天平天国起义提供后勤保障,曾国藩曾惊喜慰问,赞赏徐文达“冒险出奇”。光绪年间在赈灾养民方面有突出功绩。对南陵县福利事业和名胜古迹的建设提供了大力资助。
徐敬业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 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临朝称制的局面,起兵于扬州,自称大将军、扬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国、支持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名,谋士骆宾王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号召天下,拥兵超过十万人。放弃攻打洛阳,妄图金陵王气,错失大好战机。 武后得知后,剥夺李敬业赐姓和爵位,派遣梁郡公李孝逸、魏元忠统兵征讨。李敬业兵败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
徐峤之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唐代书家.字惟岳,浩之父.浙江绍兴人.官赵.湖.洛州刺史,广平太守.工正.行.草书.尝进所作六体书.明皇手诏答:卿进书甚可观笕,回鸾顾鹊,坠露凝云,虽古人临池悬账之妙,何以过此.赐物四十.传有<春首贴>.
张骞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张咨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咨(?—190年),字子议,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期官员,董卓掌权期间担任南阳太守。190年(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北上讨伐董卓,路过南阳,为取得粮草给养,擅自捏造罪名,将身为当地长官的张咨杀死。
张正甫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正甫(751~834年),字践方,邓州南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唐朝大臣,苏州司马张泚之子。
张惕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惕 (宋)一名景说,字钦甫。嵊县人。
张弘策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弘策(456年~502年),字真简,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南朝梁外戚大臣、刘宋青州主簿张安之的儿子,梁武帝萧衍从舅。 出身范阳张氏襄阳房,纯孝闻名,勤奋好学。南齐时期,历任邵陵王常侍,协助雍州刺史萧衍夺权。南朝梁建国后,拜散骑常侍,册封洮阳县侯。随梁武帝西征,担任辅国将军、卫尉卿。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为东昏侯余党孙文明所杀,获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谥号为闵。
张全义
关系图表
史料记载
图表影像
研究论文
张全义(852年-926年),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字国维,初名居言,唐僖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 张全义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在大齐政权担任吏部尚书、水运使。黄巢败走后,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诸葛爽表请为泽州刺史。诸葛爽死后,与李罕之一起另立门户,依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从光启三年(887年)开始任河南尹,割据洛阳。不久与李罕之反目,投奔宣武节度使朱温(朱全忠),任佑国军节度使,仍任河南尹,有时亦兼河阳节度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后,他曾短暂调任天平军节度使,封为东平王,唐哀帝继位后调回河南尹。后梁时进封魏王,后梁灭亡后投降后唐,改封齐王。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卸任河南尹,改任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同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肃”。 张全义任河南尹近四十年之久,他生性勤俭,善抚军民,发展生产,政绩卓著,将沦为废墟的洛阳重建为一片乐土,被誉为“再造都畿”。
共12559条记录  第898页/共1256页
首页
«
1
2
...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
1255
1256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