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宇文深(?—568),字奴干,宇文测弟,太祖之族子也。
宇文化及(?~619年), 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人。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左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 。宇文化及出身京兆宇文氏,贪婪骄横,不循法度,举动轻薄。门荫入仕,起家千牛备身。保护晋王杨广,迁太子仆,深得宠信。隋炀帝即位后,授太仆少卿,贪婪妄为,横行不法。违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狱论死。得到南阳公主出面求情,免罪为奴,起任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卫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与其二子被夏王窦建德擒杀。
孙灵晖,长乐武强人也。魏大儒秘书监孙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举冀州刺史秀才,射策高第,授员外将军。后以儒术甄明,擢授太学博士。迁北徐州治中,转潼郡太守。
孙孝哲,唐时将领,契丹人。母和安禄山私通,因得狎近。安史之乱时,伪授殿中监、闲厩使,封王。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神龙元年(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同情武则天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为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开元九年(721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追赠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周鼐,[清]字公调,江宁(今南京)人,晚客游山阳(今江苏淮安)。周鼐,山水师李处、董源,多湿润之笔。尝作高秋玩月图,宋荦(一六三四至一七一三)为之题诗。兼善兰竹。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胡正言辑十竹斋笺谱。有所作题壁图。《国[清]朝画徽录、图绘宝鉴续纂、清画家诗史、清朝书画家笔录》
周子谅,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张九龄按察岭南,奏充判官。九龄为相,引为监察御史。二十五年,牛仙客为相,九龄罢知政事。子谅以仙客滥登相位,责御史大夫李适之坐观其事。适之奏其言。上大怒,亲加诘问,杖于朝堂,绝而复苏。乃流瀼州,行至蓝田而死。
吴降,长庆二年,中书舍人王起知贡举,试《木鸡赋》浊水求珠诗以第四人登进士第。仕至衡州刺史。
吴凑(730年-800年),字号不详,濮州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人。唐朝外戚大臣,章敬皇后之弟, [1] 金吾卫大将军吴溆胞弟。 居官谨慎,才思敏锐,深受皇帝宠爱。唐代宗时,授太子宾客、开府仪同三司, 封濮阳县公,转左金吾卫大将军,谋划并逮捕宰相元载和王缙。唐德宗即位,起为右卫将军,出任通州、福州、陕州和汴州刺史,检校兵部尚书。为政勤俭,生活清苦,体察下请,革除弊端,美誉四腾,授右金吾大将军。贞元十四年(798年),任京兆尹,裁抑宫市,削减宫人,节省朝廷开支,兼任兵部尚书。一生谨慎勤勉,奉职有方。 贞元十六年(800年)卒,时年七十一,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为成
吴少阳(?~814年),沧州清池(今河北省沧州市)人。唐朝时期藩镇将领。交好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成为亲信部将。元和四年,弑主自立,成为淮西节度使。元和九年,卒于任上,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