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竹妙墓志创作于唐龙朔1年(661)9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责任者[佚名]撰年代唐龙朔1年(661)9月23日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责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唐? 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唐朝名将。黑齿常之初任百济达率兼郡将。唐高宗灭亡百济后,率领民众抵抗唐军。龙朔三年(663年),受招抚降唐。仪凤三年(678年)九月,跟从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征讨吐蕃。于夜间率领敢死队袭击吐蕃军营,吐蕃军溃散。因功升任左武卫将军,并检校左羽林军,并充任河源军副使。调露二年(680年)七月,吐蕃侵扰河源,黑齿常之率军夜袭吐蕃军营,斩吐蕃军首级两千,因功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垂拱二年(686年),后突厥侵扰唐朝,黑齿常之率军抵抗,因功进封燕国公。垂拱三年(687年),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昌平,朝廷任命黑齿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反击后突厥。黑齿常之追在黄花堆大败敌军。永昌元年(689年)九月,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将其逮捕入狱。十月初九(11月26日),黑齿常之自缢而亡,享年六十岁。 圣历元年(698年),黑齿常之被平反昭雪,追赠为左玉钤卫大将军。(概述图参考资料) 
北魏渤海蓨人。高湖子。
高琳(497年―572年),字季珉,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句丽族。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大将军高迁之子。 北魏时期,随军平定邢杲起义,击败南梁陈庆之,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在韩陵之战中战败,留在洛阳。后来跟随孝武帝西入关中,封为钜野县子。西魏建立后,历任正平太守、鄘州刺史,迁骠骑大将军、侍中。多次随军与东魏交战,参与沙苑、河桥、邙山之战。北周建立后,随军征讨吐谷浑、稽胡,平定文州氐族叛乱,历任梁州总管,迁丹州刺史。天和三年,击退南陈吴明彻进犯,迁柱国大将军。 建德元年,高琳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冀州刺史,谥号为襄。
高方,[清]字广立,江苏江阴人。雍正(一七二三至一七三五)时以善书名,书法二王及大、小欧阳,尤工小楷。
高怀,字士仁,北魏官员,高忱之弟。
[公元?年至一二一o年]字仲常,辽东人,王庭筠之甥。
高士廉(576年~647年2月14日),本名高俭,字士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猎经史,事母至孝。初仕隋朝治礼郎,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朝,授雍州治中。武德九年(626年),参谋玄武门之变,拜太子右庶子。唐太宗即位,拜侍中,封义兴郡公,贬为益州长史,入为吏部尚书,封许国公。负责献陵事宜,编撰《氏族志》,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年(638年),定封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迁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图形凌烟阁。十九年(645年),拜太傅,辅佐太子李治监国。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去世,时年七十二。 追赠司徒、并州大都督,谥号文献,陪葬昭陵,配飨太宗庙庭。唐高宗即位,追赠太尉。概述图片来源: 
马胜,评书《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使一把九环大刀,马胜曾经单人劫狱,杀死狱卒数十人,后来落草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