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双(?-228年)又作王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 [1] 在《三国演义》中,王双字子全,是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被魏延所斩。
王买,三国时期魏将,曾随钟会伐蜀。
隋朝屯田侍郎王景孝之子,隋朝明威将军
王裒 (wáng póu)(?—311年)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居教授,善书。因王裒至孝,其去世后,为纪念王裒及其母,后人将其墓地以北的一座山丘命名为“慈母山”,将流经山下的河流称为“孝水河”,将其陵墓所在之地称为“慈埠”,既今山东省安丘市慈埠镇。其墓址位于镇中心以东约50米处,现为县级保护文物。其母之墓居左,墓前有石碑一座,王裒之墓居右,两座墓上均植有苍松,四季常青。
王绪(?-886年),寿州(今日安徽省寿县一带)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屠户,颇有积蓄。光启元年,率众起兵,呼应黄巢之乱,攻陷寿州和光州,急于扩大队伍,广招民士,时有光州固始县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加入了王绪的队伍,攻陷汀州、漳州,进兵泉州。王绪滥杀官兵,军中人人自危,又要求官兵不许携带老弱亲戚,以节省军粮;885年,因要求参军王潮三兄弟抛弃老母,王潮与之力争,王绪愤怒,欲斩杀王潮之母,诸将力谏方免。王潮内心不服,怒与前锋将军合谋,发动兵变。王潮自立为元帅,命众武士将王绪捆绑,掷于帐幕之下。王绪不堪受辱,自杀。
王湖出生于清末一位秀才之家。6岁便随父念私塾。从小即擅长作诗、故参加革命后,写下过不少革命诗句。
王子绍(1901—1987),字慎三,号述之,陕西岚皋县化鲤墟人。1916年到树仁堂药铺当学徒,后考入省立三中。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就读。毕业后到“仁寿同”字号当司帐员。1922年货船失事被解雇,到上海凡王渡店当学徒,晚间到圣约翰大学英文补习班学习。1924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1928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务注册主任兼英文教师。其间去日本参观,并撰写了《教育救国》、《教育改革》、《西北教育》论文,获教育学士。1929年任陕西教育厅督学,到安康改组兴安中学、兴安师范。1931年任岚皋县清乡队长暨清乡委员会副主任,后因为“李秘如案”被关押。1934年被释放。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中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兖州泰山郡(位于当今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人。 [1-2] 官至河内郡太守。起初,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大将军府掾。何进去世后,受拜为河内郡太守。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攻击,而离世。在纪传体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皆有叙述到相关事迹;但是,没像其他群雄一样,拥有个人传记。
王劭(shào),字敬伦,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第五子。 门荫入仕,东阳太守、吏部郎中、司徒左长史、丹阳尹。投靠大司马桓温,历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中领军,出任吴郡太守。卒于任上,获赠车骑将军,谥号为简。
王元逵(812-854年),字茂远,蹛林州(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人,回鹘阿布思部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成德节度使王廷凑次子。 幼读诗书,累授镇州右司马。大和八年(834年),袭任成德节度使,忠于唐朝,贡赋不绝。开成二年(837),迎娶唐宪宗孙女寿安公主。会昌三年(843年),授北面招讨使,参与讨平昭义节度使刘稹叛乱,拜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册封太原郡公,累迁检校太傅。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去世,获赠太师,谥号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