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蒋子成,擅长:国画,子成,一作子诚,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画,幼工山水,中年改画道释神仙,善观音大士像,傅彩精致,亦长水墨。成祖永乐(1403—1424)间征入京师。时宫廷画师中,边景昭善绘,翎毛,赵廉善画虎,子成善写人物,称为“禁中三绝”。曾奉命作佛像赠外国。门人胡隆,亦工写道释神佛像。
蒋干(生卒年不详),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为其效力,干回后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但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 )。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蔡汝楠(1514~1565)字子木,号白石,明湖州德清(今属浙江省)人。8岁侍父听讲于甘泉(湛若水)门下,每每有所解悟。年十八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职行人,不久升刑部外郎,迁职到南京刑部,与尚书顾麟引为忘年交。
蔡国用(1579-1640)字正甫,号静原,明金溪(今属江西)石门乡靖思村人。后徙居临川。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自幼聪颖,少年入郡学读书,终日苦读,学问日进。
蔡国熙,字春台(一字梦羲),京师广平府永年人(今属河北邯郸市),明代官吏,政治人物,理学名家。历任户部主事、苏州知府、苏松兵备道副使、山西督学、固原兵备,在苏州任上曾处理过内阁学士徐阶之子徐璠不法之事,影响很大。著有《文集语录》《易解》、《盐法议》、《守令懿范》。一生居官廉洁,清贫自持,时任大名道兵备的王世贞敬重国熙为人,为其树了一尊“敦廉里”的牌坊。
董越 (公元前227-公元前?)男,河北临漳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曾提出了著名的“九九法则”,他总结生活与自然法则,得出了以“九”为尊的思想,虽然仍属于封建思想,但是对中国封建制度有这几千年的深远影响。
董相(约1485—约1555)明河南嵩县人。正德六年(1511)登进士。翌年任金坛知县。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善治勤政,政简令化;敏断讼案,刚正不阿;锄强扶弱,彰善瘅恶;兴办学校,建筑城隍。县内民风和淳,邻邑士民都服其能。后擢升监察御史。 
董汉儒(1562-1628年)开州(今濮阳)人,明将领。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由河南推官入户部主事。建议减织造、裁冒滥,切中时弊。历湖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光宗即位,拜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尚书。明军在辽东累败,将士或降或逃。他建议逮治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以建议诛杀扑获这逃兵。旋以母丧归里。后魏忠贤秉政,不起用,卒于家。赠少保,谥肃敏。史称开州“八都”之一。(概述图片来源:明人绘《董汉儒像》濮阳县档案馆藏)
董斯张(1587—1628)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明末浙江湖州诗人。明末监生,耽溺书海,手抄书达百部。与周永年、茅维有诗唱作。因体弱多病,自称“瘦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