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吴廷翰 ,号苏原。明无为州人。
刘鸿训(1565—1634),字默承,号青岳,又自号“四素山房主人”,太和庄人(今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建国社区),刘一相之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曾出访朝鲜,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讲、左春坊左谕德,天启七年(1627)入内阁,任东阁大学士。后官至内阁首辅,授太子太保衔,升文渊阁大学士。主持国家军政机务,时称“金筷相国”。 
刘遐(―326年),字正长,广平易阳人 ,东晋将领。刘遐性果敢坚毅,弓马娴熟,开朗勇猛。正逢天下大乱,刘遐为坞主,每次作战他都率壮士冲锋陷阵,冀地人把他比作张飞、关羽。同乡人冀州刺史邵续器重刘遐,把女儿嫁给他,于是在河、济之间筑垒,敌人不敢逼近。晋元帝任命他为龙骧将军、平原内史。建武初年,兼任下邳内史。太兴二年(319年),周抚反叛,晋元帝任刘遐为彭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龛一同讨伐周抚,在寒山击败周抚。不久徐龛反叛,叛乱平定后,晋元帝任刘遐为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太宁初年(323年),刘遐平定王含叛乱,因功封泉陵公,升任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等,代王邃镇守淮阴。咸和元年(326年),刘遐去世,追赠安北将军。《隋书·经籍志》及《唐书·经籍志》均录刘遐集五卷,未知是否即为刘遐所作。
刘致中,生卒年月不详,明代河南延津人,起家进士,以名御史指摘当路,出为陇台佥宪,寻擢少参驻魏兴(金州,即今陕西安康)。
刘臬(?-?),字宪甫,湖广安陆卫(今湖北省钟祥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辛巳进士,嘉靖初任巡按御史。明代的风气,文官少有知军事实践者全以古法空谈推演,边臣视野多集中于国界之内。而刘臬是明代少数把视野投射到异域迷雾的边臣,注意到因西方殖民者的闯入使东南亚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明代滇边经营产生的深远影响。 
鲁阳公主,刘臣,汉明帝刘庄女,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鲁阳公主。
刘继文,五代十国时北汉宗室,世祖刘旻孙,睿宗刘钧的侄子,生父为后汉末年被迎立为皇帝却被后周太祖所杀的刘赟。
刘继宗(越南语:Lưu Kế Tông/刘继宗、Lieou Ki-Tsong、?-?),是10世纪时占城的一位国王。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 
刘玮(?-1193年),字德玉,汉族,咸平人。金国大臣。 刘玮出身世家,因是功勋之后,特赐进士及第。历任安次县县丞、遵化县县令,尚书省令史、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尚书省都事。 [1] 金世宗即位后,刘玮升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户部侍郎,奉命修复会宁宫殿,并曾两次出使南宋。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刘玮升任户部尚书,主持修复因黄河泛滥而毁坏的河堤。金世宗病重后,刘玮升任参知政事,仍领户部,既而出任山陵使,为世宗修建陵寝,完工之后,上表请求外调,出任知济南府事,后改知河中府事。 [2] 明昌二年(1191年),刘玮改知大名府事,仍兼领河防事务。明昌三年(1192年),刘玮入朝,担任尚书右丞。明昌四年(1193年)六月,刘玮去世,谥号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