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生卒】:1429—1494 明保定府安州人,字天章。天顺中举人。授御史,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筑榆林边墙三百余里,有防御功。关中饥民流入境,或虑为变,请拒之,雯不许,全活数十万人。弘治初官至兵部侍郎。
吕调阳(1516 —1580),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人,祖籍湖广兴国府大冶县茅潭港吕家村(今属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明朝中期名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榜眼,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以廉正闻于朝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傅。万历八年(1580)元日,卒,赠太保,谥文简。
吕维祺(1587年8月23日——1641年3月2日) ,明代著名理学家,其父为河南府名儒吕孔学。吕维祺自幼习理学,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升吏部主事。因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设芝泉讲会,传播理学。崇祯元年复官,任南京兵部尚书。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吕昭(?-前633年),姜姓吕氏,齐国第18位国君(前642年—前633年) ,齐桓公之子。齐桓公立吕昭为太子,将吕昭托付与宋襄公,齐桓公驾崩之后,太子昭逃亡宋国,宋襄公遂联合曹国、卫国、邾国伐齐,迫于诸侯联军的压力齐国的贵族高氏、国氏等诛杀奸佞,肃清朝纲,迎立太子昭为君,五月,宋襄公彻底肃清齐国的反对势力,这次齐国的大动乱,亦为姜齐衰落之先声。孝公十年(前633年),齐孝公卒,其弟公子潘夺位,即齐昭公。
明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陕西佥事,以京察罢。天启中起官兵部郎中,由崔呈秀进,为魏忠贤义子,为魏门“五虎”之一。一年六迁,官至工部尚书。崇祯帝即位,逮治论死。
吴昌时(1594.11.11~1643.11.24),字来之,号竹亭,吴江籍,明浙江嘉兴人。 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吴昌时在周延儒当政时,把持朝政,最后为崇祯所杀。
吴弘济(1559年-?),字春阳,一字汝辑,号梅州。明朝政治人物。浙江秀水县(今属嘉兴市)人。 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
吴廷用 (?-?) 名栋,以字行。政和县人。生于富家,处己甚俭。明永乐二年(1404年)吴廷用中甲申科殿试三甲第九名进士,被选为户科给事中。
吴宗达(1575-1635)字上于,号青门。江苏宜兴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杨守勤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崇祯三年(1630),他与温体仁一同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朝政。不久,又加少傅衔,进建极殿。曾出任会试主考官,号称得人。晋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吴坚辞不拜。终因积劳成疾,累疏乞归。死后谥文端。
吴宗尧,字仁叔,歙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益都知县。性强项。中官陈增以开矿至,诬奏福山知县韦国贤阻挠,被逮削籍。守令多屈节如属吏,宗尧独具宾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