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韩佑,江西石城人,南宋绍兴年间画院祗候,擅长画小景和花卉草虫,草虫则是以林椿为师法的对象。
陆友仁(1290~1338)元书法家、藏书家。字友仁,一字辅之,号研北生。吴郡人。(中国人名大辞典以为恐即陆友。按陆友字友仁,一字宅之,亦吴人。今姑作为一人)
陆友[元]字友仁,自号研北生,吴(今江苏苏州)人。
陈益稷(Trần ích Tắc,1254年-1329年)越南陈朝宗室。陈朝开国皇帝陈太宗第五子,封昭国王(Chiêu Quốc Vương)。他也是陈圣宗和上相太师陈光启的弟弟。在元朝入侵越南之前,陈益稷因其机智和博学受到陈太宗的赏识,成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其所居住的宫殿也是升龙著名的文化中心。然而在蒙越战争爆发以后,由于陈朝决定强硬地抵抗元朝的入侵,陈益稷向忽必烈的儿子镇南王脱欢投降。因此陈益稷遭到后世越南史书的谴责,被当作叛徒对待,诬称为“妸陈”(Ả Trần,意为姓陈的女人)。后来元朝第二次发兵征讨越南,试图拥立陈益稷为“安南国王”,但被陈朝击败。最终陈益稷客死鄂州。
陈仁宗陈昑(越南语:Trần Nhân Tông,1258年—1308年),《元史》作陈日燇,越南陈朝第三代君主(1278年至1293年在位),越南佛教竹林禅宗派创始人。自号“白云大头陀”、“竹林上士”,被尊称为“调御觉皇”。陈圣宗长子,元圣天感皇后所生,自幼笃志禅学。
陈晃(越南语:Trần Hoảng;?—1290年),又名陈日烜或陈威晃,越南陈朝的第二代君主,开国君主陈太宗的长子。年号绍隆和宝符。庙号圣宗。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蒙古族人。字叔重,号东泉。曾任南剑太守、经筵官、参知政事。能诗,尤善长作散曲,今有几十支散曲传世,散见于《阳春白雪》、《乐府群珠》等书。
忽怜之子。大德五年(1301)在哈剌答山平叛笃哇的战役中,射中笃哇的膝盖,并擒杀叛军甚多。封为昌王,置王府官属。元仁宗时,领受宁昌县(今属辽宁)税入。
在元代,行唐还出过一位重要文臣,他就是有着“铁面廉吏”之称的江东廉访肃政使关思义。 康熙年间所修的《行唐县志》称其“学术正大,器识宏远”“风采凛然”、“有善政遗爱碑至今存焉”。史载,元至大二年(1309年),关思义出任南台御史,奉命主管郡县的和顾和买事宜。其间,他总是把物品和人力按时价合理折合,如数偿付,民众都很感激他。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奉诏任辽阳别驾,在任时颇有政声。任期满后,回家休养。当时官场风气不正,朝廷想革除这一弊端,更新宰辅,选拔正直之人,各路设行台监督考察官吏,以防粉饰报功,欺诈领赏,关思义被选拔出任江东廉访肃政使。他走马上任后,不负朝廷重托,勇于弹劾,严于查办,令江东一带为之震动。后因老母病逝,关思义回归故里。他得知“盐折干草,供雄、易二州饲用,由宝坻盐货之家折征,和顾和买。其间杂派并行,科拨折纳,车辆装载,日久费多,宝坻运盐,情弊多端,如遇捕获,枉遭刑宪。”关思义调查了解真相后,认为这样于民不便,于盐法有损。于是,他将百姓因此所遭苦害,详报朝廷,最终免除了加在他们身上的劳役,受到了百姓欢迎。
铁木儿塔识(1302—1347),字九龄,国王脱脱之子。资禀宏伟,补国子学诸生,读书颖悟绝人。事明宗于潜邸。文宗初,由同知都护府事累迁礼部尚书,进参议中书省事,擢陕西行台侍御史,留为奎章阁侍书学士,除大都留守,寻同知枢密院事。后至元六年,拜中书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