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帖木儿不花(生卒年不详),答答里带氏,蒙古族。元朝大将,西川便宜都元帅帖赤的儿子。初为宿卫。中统初年,宿卫宫中。至元七年(1270)授虎符,担任淄莱水军万户,率部亲赴襄阳,大败宋将范文虎,出任益都、淄莱新军万户。跟从伯颜伐宋,大败宋将夏贵。沿江东下,攻取建康、平江、临安等地,进入福建、广东。追杀宋将张世杰,获众数千。凭借功勋,出任中书左丞、都元帅、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病逝于任上。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氏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颍州,所以变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 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反元起义之后,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七年(1357年),援陕西,败红巾军于凤翔,收复关中。次年,率军入援大都,并分兵屯晋南、太行诸隘。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占大宋红巾军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回师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乘山东红巾军内讧,分兵五路,水陆并进,招降田丰、王士诚,陷济南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 其后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承继了他的地位和兵马。
孟养浩(1559-1621),字义甫,号五岑 ,孟子六十一世裔孙。明.万历壬午经魁,癸未进士,授大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历礼科左户科,右神宗朝,册立东宫建言,廷杖回籍。光宗即位诏起太常寺少卿,任南京提督,操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熹宗即位,改升户部侍郎。卒,赐葬祭《全典》,荫其一子,谥忠定公,与宋三元、冯文简公,合祀文忠祠,御葬茅潭。清.文林郎、知咸宁县事、山阴王公讳士瀚,号蕺山,改葬学堂畈潜山之麓基前。翁仲二尊,华表二竖。有传载后。取吕氏,赠恭人,葬八都老屋下首,有碑。又传葬仰山知孰是。继金氏、葛氏俱赠恭人。金恭人葬窑顶浪、葛恭人葬城东五里浮山塘之北岗,地名凤凰山有碑,墓表竖徐姓住宅右傍。生子三:应、祥、熊。东阁大学士贺逢圣撰。孟养浩公敕命明.熹宗壬戌二年(公元1662年)桂月望日,熹宗皇帝即位,赐封户部侍郎提督、操江都察院签御史孟养浩先生诏。诏曰:朕,自幼即知孟氏之族,为天下之望族,及今观其《谱牒》,益知其与颜、曾二氏相颉者,盖有以也。夫“亲亲仁民”,亚圣之遗风未冺。梅花醉月,浩然之逸兴犹存。追维前哲,曷胜瞻依。今淦川养浩,忠心卫国,无怠无荒,正色立朝,不偏不倚。抱龙逢比干之志,而上批逆鳞,怀经邦济世之心,而下安赤子。其德被于生民;功,施于社稷,岂浅鲜哉?今朕初登大宝,念其拥戴之功,感其忠直之气,爰命二、三大臣旌其门第,加以厚封,俾得光增《谱牒》,以示子孙,而传万世。钦此!
西域人。元太宗十一年(1239),译史安天合荐于镇海。次年,任提领诸路课税所官,行扑买法。乃马真后称制时,以贿赂近侍得乃马真后欢心,受命主管汉地财赋。定宗即位,初奉诏与刘敏同行省事,不久,被处死。 
太赤,蒙古国将领。又译太出。燕只斤氏。徐国公彻里曾祖。
塔本,伊吾庐人。人以其好扬人善,称之曰扬公。
塔剌海,元朝大臣。又译答剌海。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子。
元朝将领。唐兀氏。布兀剌子。幼孤,长善骑射。至元元年(1264),入侍世祖忽必烈。
土土哈(1237-1297)钦察人。祖先是蒙古的伯岳吾部,也有人说是库莫奚,土土哈在突厥语有都督的意思。居住在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即是内蒙古赤峰一带,在辽朝末年离开位于热河的奚地,前往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玉里伯里山居住。
【生卒】:1181——1240 字武叔,泰安长清(今属山东)人。1214年在灵岩大破张汝楫部将,因功升为长清尉。1218年,升为长清令。后统辖州户三十万投归木华黎。并收复青崖,进攻东平。1222年击败宋将彭义斌,收复京东州县。因功为万户。所统辖之地,赈济饥民,杀掠甚少。卒。追封为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