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卢汉(1895年—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民国三年(1914年),卢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1-2] 日军投降后,率部赴越南受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蒋介石解除军政大权后,任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卢汉在中华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后发动昆明起义,为云南解放、西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德(1886~1946)男,汉族。 清涧县折家坪镇任家峁村(今白家峁)人。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 出身贫寒,初识字。1933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村长等职。1943年大生产运动中,他领导全村妇女纺纱织布,成立了5个粉坊,养猪700余头(其中母猪50头),做到了布多、粉多、粮多、肉多,同时严格禁烟禁赌,任家峁被树立为全县模范村,白德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11~12月,在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和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期间,同吴满有、刘玉厚等17位劳模,应毛泽东主席邀请,参加生产经验座谈会;同时受到朱德总司令的嘉奖。清涧县级机关秧歌队曾创演《访白德》一剧,宣传他的英雄事迹。60岁时病逝。[1]
甘瑾 字彦初。江西临川人。元末明初诗人。 明初任严州(现属杭州)同知。元末张翥侨居云锦山中,甘瑾和张可立等与之往还唱和。张翥评其诗为"美女簪花"。其诗专工律体,悲怆婉丽,多故国旧君之思。诗集久已散佚,然其作品广泛流传,散见于各种选本。《列朝诗集》收录40首,《江西诗征》收录34首,《石仓历代诗选》收录18首。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明人小传》、《江西诗征》、《列朝诗集》
[宋]其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洙父。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素不习隶书,初但微作八分。皇佑(一o四九―一o五三)中受诏书献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隶写,于是始作隶书。既出,人竞爱。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蔡襄(一o一二―一o六七)亦云:"君隶字乃得汉世旧法,仆所作但唐隶耳。"又诏与襄分写迩英阁二图。砺书无逸篇,襄真字书孝经。既成,帝作飞白二轴答之。后又受诏写集禧观奉福、虚福殿二榜。亦习古文小篆。景佑徽号玉册宣献宋公受诏写,宋公不习篆,砺代书之。所书石:隶字,则献穆大长公主碑、曹襄悼碑、范文正碑、晏元献碑、伊先生隔山庵记。正字则张少监墓志、濠州四望亭,南京御史台读易堂、襄州岘山亭、临芳亭、华严寺、羊太傅庙、西京教忠积庆寺、东都李氏闲燕堂、来惊堂、连亭、箖箊亭、刘氏芸华堂。《王氏谈录》、《欧阳文忠公集》
王昔剌,元朝保定人。官至东川行枢密院同佥。
王得山(?-1932年3月),男,山东省冠县人。生前为战士,1932年3月牺牲。
王廷秀(生卒年不详,约1260年前后在世),益都(今属山东)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曾为淘金千户。
王庸,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字以中,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无锡县东埠糜巷桥人。民国3 年(1914年)进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土木工程专科学习。民国8 年考入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毕业后在无锡中、小学任教2年。民国14 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研究生,亲受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的指导,深究史地之学,开始撰写《明代北方边防图籍录》、《海防图籍录》。民国17 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王师中,宋代官员,宋徽宗时期担任知登州之职 。
王宏道(1909年-1932年),男,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生前职务是战士。1932年在本县牺牲,安葬于石槽冲村项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