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郝植恭,直隶三河县(今河北蓟县)人。咸丰壬子(1852年)科举人。长于诗作,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作《济南七十二泉记》。著有《漱六山房文集》、《诗集》行世。
[唐]定州新乐(今河北新乐)人。擢进士第,官至著作佐郎。有才名,工山水、古贤,撰自古帝王图,按据史传,想像风采,时称精妙。
辜朝荐(1598~1668),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县大寨(今潮安县金石镇辜厝村)人。著名明末清初明朝、南明大臣。
贺兰进明,复姓贺兰,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开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安禄山叛乱时,以御史大夫,迁临淮节度使。见死不救,导致张巡陷没。唐肃宗时,拜北海太守,迁南海太守、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坐事贬为秦州司马。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有《行路难》《古意》等传于世。 
谷倚,[唐](约公元七o五 年前后在世)(新唐书传及唐诗纪事均作魏谷倚。此从旧唐书)字不详,魏郡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中宗神龙元年前后在世。
谢陶,生平事迹无考,《全唐诗》收其《杂言》诗1首。
谢裕楷(1844~1898)字端甫,陕西安康县人,住流水店,光绪元年(1875)举孝廉方正,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授顺天府固安知县。
谢偃(599-643),汉族,出身陈郡谢氏,隋末唐初卫州卫县(今浚县卫贤,隶属省辖市鹤壁市)人,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谢偃参加由唐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并以“对策及第”中进士,授陕西省高陵县令,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簿。时李百药工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少逢唐末乱世,奔走江西、湖南等地,自叹“避乱一身多”,识者悲之。屡行卷,久不第。至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方以状元及第。与曹松、王贞白、诗僧贯休、处默为友。后梁时,累迁补阙,终礼部员外郎。与弟裴谐皆有诗名,诗风近贾岛,苦吟有奇思。
裴荫森(1823-1895),字樾岑,清道光三年出生于阜宁洲门,同治二年(1863)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他参加补行的殿试,钦赐进士出身,分任工部主事。同治十年(1871),裴荫森读书焦山,徜徉林壑之间,寻求治世之道,或至金山旧友处纵谈古今。光绪九年(1883)二月,裴荫森升任福建按察使。光绪十二年(1886)春,裴荫森亲赴金陵与南洋大臣曾国荃定议,协造双机钢甲兵轮两艘,疏稿已具。值慈禧太后命拨海防经费二百万两修颐和园,遂止。光绪十六年(1890),因操劳过度,二月告病假,四月续假归淮养疴,寓河下白酒巷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