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概述图来源 
王湾(生卒年不详),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1-3]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东汉护匈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沈因为是曹爽的故吏被免职。曹髦即位之后历任侍中、散骑常侍,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欲起兵讨伐司马昭,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议,王沈、王业向司马昭告密,导致曹髦被杀。王沈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接连迁任尚书、豫州刺史等职。又整理贾逵以来的法制禁令,使得九郡之士移风易俗。后来,都督江北诸军事,镇守魏吴边境。西晋建立后,拜骠骑将军。次年去世,谥曰元公。
王智兴(758-836年),字匡谏,怀州温县(今河南温县)人[1-2] 。唐朝中期将领,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太子詹事王缙之子。 少以骁勇果敢著称,初任徐州李洧亲兵。 建中二年(781年),淄青节度使李纳反叛,进攻徐州。王智兴受命进京求援, 带兵解除徐州之围, 成为徐州独当一面的将领,镇守滕、丰、沛、狄等四州二十年。 元和十三年(818年),讨伐李师道有功,迁侍御史,拜沂州刺史[7-10] 长庆元年(821年),拜武宁军节度副使,率军讨伐河北叛军,[11-12] 趁机夺取节度使崔群权位。朝廷无力征讨,以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13-16] 自此,广积财赂,结交权贵,以求虚名。 [16-17] 平定汴州李騕叛乱,拜检校左仆射。[18-20] 太和元年(827年)沧州李同捷反叛,拜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讨伐有功,[22-27] 册拜太傅, 封雁门郡王。[29-30] 迁忠武 、河中、宣武三镇节度使。 开成元年(836年),病逝,时年七十九,追赠太尉 ,葬于洛阳榆林之北原。[33-34]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畅当,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畅当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戎昱 [róng yù] (生卒年不详,约生于740年前后,卒于800年后),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惠荣[清] 字师侨,汉军正黄旗人,光绪3年3甲11名进士。工书,书法颜真卿。同治年间任宁夏知府。
惠周惕,清代学者、诗文家。原名恕,字元龙,又字砚溪(或作研溪),号红豆主人,吴县人。
恩桂(1800—1848)爱新觉罗氏,字步蟾,号小山,隶满洲镶蓝旗,清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