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夏燮(xià xiè) 又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兄弟之间自相师友,学业日进。他除熟谙经书、音韵学之外,“兼深史学,留意时务”,成为一代史家。曾刊刻《明通鉴》一百卷。
夏尚忠(?-1635),字怀耿,庐江汤池(今汤池镇)人,明朝官员。
夏子龄,字百初,江苏江阴人。道光十六年,会试第一,成进士。初官礼部主事,任事果决,尚气节。库丁贿当事,请准捐考,力持驳议,时称之。改授河南汲县知县,勤听讼,严治盗,遇事持大体。咸丰初,诏求人才,巡抚潘铎特荐之,会母忧去官。
夏侯审 [唐] (约公元七七九年前后在世),里居、字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末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工诗歌。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试“军谋越众”科及第。授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初于华山下购买田园为别业,水木幽闲,云烟浩渺。晚年即退居其中。审吟诗颇多,但传世甚少。
夏侯孜(生卒年不详),字好学,亳州谯县(今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时期宰相,驾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夏侯审之子。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及第,进入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公绰幕府,累迁婺绛二郡刺史。唐宣宗即位,历任谏议大夫、给事中、刑部侍郎、御史中丞,迁尚书右丞、户兵二部侍郎、同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唐懿宗即位,出任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累迁司空、门下侍郎,册封谯郡公。出任河东、西川、河中节度使,迁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唐懿宗末年,卒于洛阳,追赠司徒。
唐甄(1630—1704),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川东道达州(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人,帝师唐瑜的第十一代孙,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唐甄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 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列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杰出思想家”。唐甄一生著述颇丰,《潜书》是其主要代表作。梁启超曾将《潜书》视为中国历代圣人思想的一个总结,认为它凝聚着东方哲人智慧的精华,是“醒人之良药,逆耳之忠言”。 
唐治,字鲁泉,江苏句容人。道光五年举人,大挑知县,分安徽,补桐城县。岁大水,请帑劝分,按口赈施,不假手胥吏,一月须发为白。
唐梦赉(1628~1698),清代文学家。字济武,号豹岩,又号岚亭,生于明天启七年十二月八日(1628年1月14日) ,终年72岁,淄川(今属山东)县南坡村(今属淄川区岭子镇)人。唐梦赉少时跟从父亲学习古文,很受乡贤器重,高珩称其“异日当以文章名世”。他于清顺治五年(1648)中举人,翌年(1649)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顺治八年(1651)授翰林院检讨。翰林院受命将《玉匣记》和《玄帝化书》译为满文,唐梦赉以为两书皆荒诞离奇,诬民惑事,上疏请罢,又疏斥谏言官张煊、阴润之失,顺治九年(1652),他请假回家归葬亡亲,临行之前,谏疏事发。御史张煊弹劾李道昌、王世骥等人,致李、王等人丢官,而自己也因此名列外转。张煊不服,反而攻击唐梦赉上“谏疏”阻译《化书》是“干重典”。唐梦赉又因为纠劾某位给事中而忤怒朝廷要员,陷入朝中派系斗争漩涡,竟被罢官。詹事李呈祥等人虽上疏为唐梦赉申辩,然其去意已决,遂拂袖而归。当时唐梦赉年仅26岁。归田后,寄情山水,栖心禅悦,日与高珩等人诗酒唱和,并两次南游。但他对国家政事仍然关心,时为经世之言,只是未再入仕。
周琮,宋代天文学家,主持制定《明天历》,并重测二十八星宿与周天恒星的工作。
周墀(793~851年),字德升,本汝南人,祖辈迁居黄冈(今属湖北)。唐朝中后期宰相、历史学家、书画家。 出身汝南周氏,少孤好学。唐穆宗长庆二年(822),高中进士,授湖南团练巡官,迁起居郎、中书舍人。擅长史学,唐文宗雅重之,历任监察御史、集贤殿学士、知制诰、翰林学士。 参与牛李党争,为“牛党”重要人物。唐武宗即位,为华州刺史、义成节度使,封汝南县男。鞭笞悍将,全军大治。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以兵部侍郎、判度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直言敢谏、不避权贵。会吐蕃微弱,朝议河湟战事不称旨,罢为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使,寻拜检校右仆射。大中五年(851),卒于任上,享年五十九,追赠司徒。 周墀工于小篆,见称一时,字画颇佳,联合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校雠经籍刊印《开成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