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廖永忠(1323一1375年),无为州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明初名将,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廖永忠英勇善战,跟随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作为南路军右副将,赢得夔州之战,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参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得到朱元璋“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坐罪赐死,终年五十三岁。崇祯十七年,追封庆国公。
廕昌(1859年—1928年),字五楼,后改字午楼,满洲正白旗人,姓氏不详。清末民初军事政治人物,清末陆军大臣。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留学德国,习陆军。归国后历任洋武备堂总办、出使德国大臣、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尚书等职。武昌起义时,奉命率军赴武汉镇压,屡败。民国成立后,曾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等职,袁世凯死后,廕昌在北洋政府仍任高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病逝,终年69岁。
崔琳,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开元中为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少保。
崔恭,广宗(今属河北)人,字克让。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莱州知府、湖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天顺二年(1458)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苏蓊诸府,兴革利病,编定均徭;与都督徐恭疏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吴淞江,恢复周忱所定耗羡则例。升任吏部右侍郎,置功惩簿,有闻必录。成化五年(1469)进吏部尚书,后参赞机务。致仕二年后卒于家。在其故乡广宗县崔南苏村被敬称为“崔尚书”,流传。
宋晟(?—1407年8月4日 ),字景阳,一作景旸。 凤阳府定远县(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初年名将。宋晟早年随父兄投奔红巾军,参与抗元起义,累功至天宁翼元帅、总兵官等职。明朝建立后,他历任武德将军、怀远将军、龙虎将军,辗转福建、江西、大同、陕西等地,治理有方。自洪武十二年(1379年)起出镇凉州,抵御北元及西番进犯。他率军远袭哈密,并随大将蓝玉远征罕东,使明朝军威远播至西域。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南下讨平广西诸苗叛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随燕王朱棣(明成祖)出塞。建文帝即位后,再镇凉州。靖难之役后,宋晟入朝觐见,被改授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旋即以平羌将军再镇凉州,更受倚重,赐号推诚辅运宣忠效力武臣,封西宁侯;两个儿子分别娶成祖之女安成公主、咸宁公主,显赫一时。永乐五年(1407年),宋晟病逝于肃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补封宁国公。 
安世鼎,约清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在世,字铸九,汉军镶红旗人。
孙晋墀:字雲溪,直隶玉田人,道廿进士,咸二、八,晋学。 
孙思克(1628年—1700年),字荩臣、号复斋,汉军正白旗,三等男孙得功的次子,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孙思克早年曾为王府护卫,后随洪承畴征战,调任甘肃总兵,驻守凉州。三藩之乱时,他攻克靖远,又率军震慑进犯的游牧部落,然后渡河与张勇会师,参与会攻平凉,升任凉州提督、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孙思克因此前主张暂缓进兵四川而被追责,罢提督,夺世职,留任甘肃总兵。次年出任甘肃提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加太子少保、振武将军。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孙思克参加昭莫多之战,击退噶尔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武。后定封一等男。
姜元衡(1620-1685),榜名黄元衡,字玉璿,号默庵,瓒子;祖籍莱阳,祖父宽,家贫流落即墨被黄嘉善收养入籍即墨。
姚堂,字彦容,浙江慈溪人,明代官员。姚堂为明朝正统年间进士。累迁工部郎中。姚堂有清操。其治所在地皆颇着有声绩。姚堂历知广信、苏州、镇江府。姚堂在任广东参政一职期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