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许大,汉语词语,读音是xǔ dà,意思是这般大;这般多;许多;非常;甚。
苗发 (约公元七五六 年前后在世), 唐代诗人。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年间前后在世,唐朝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 之一,工诗。
徐铨(1778—?),字士衡,号藕船,大兴人。嘉庆九年举人,十年成进士,官河南上蔡知县,许州、光州直隶州知州。著有《藕船诗稿》、《兰台外史》等。
张衮(338年~410年),字洪龙,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人。北魏初期政治家、战略家,立国二十一功臣之首,昌黎太守张卓之子。才智高远,人品敦厚。起家本郡五官掾,纯厚笃实,好学有文才。道武帝拓跋珪为代王时,选为代国左长史,尽心辅佐。参谋军事,屡立功勋,累拜奋武将军、幽州刺史,册封临渭县侯。皇始初年,迁给事黄门侍郎。天兴二年(399年),坐事贬为尚书令史,不涉政事,以年老病重致仕。永兴三年(410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太保,谥号文康。 
张策,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今属天津市武清区),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0月8日,享年68岁。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得五猴通臂拳。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张策壮年后又得“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京南良乡北黄新庄人)授通臂拳,王占春大张策十几岁,因都是陈庆的徒弟,感情甚笃,故平日只以师兄弟相称,王、张二人相互切磋九载。王占春去世后,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受韩道长指点练功。至此,张策师承众家之长,尽得武术奥妙,通臂拳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地,成为既精通臂、又善太极的武术大家,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1934年10月11日北平《民声报》载:“通臂专家张策讳字秀林,精于技击……常北走关外,南走齐鲁等地,踪迹所至,名声大振,曾于沈阳、北平等处设馆授徒,以是桃李半天下,门人弟子散走四方,论教张之技艺,均多表示钦佩。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载为邓州南阳) 。唐朝中期名臣。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卫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于凌烟阁 。至清代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常纪是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角色之一。蜀山仙剑派常字辈弟子,俗姓南宫,是主角南宫煌的养父,南宫煌的姓随常纪的俗家姓氏。
孙嗣[约公元三六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太原中都人。
周祚是唐末进士,代表作有《失题》。
刘兴,北海靖王,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